漢武帝時設立的八校尉,都隸屬中尉。漢武帝之前三輔地區的軍事首長還是中尉。
為了遏制中尉的權利,漢武帝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分內史地區為三輔,分別置長史,中尉改稱執金吾。
執金吾由此變成了率禁兵保衛京城和宮城的官員,不過仍統帥北軍。
北軍在前後漢都是戰力極強的軍隊。
盧植平定黃巾之亂的漢軍主力,便是北軍五校。
不止如此,執金吾秩為中二千石﹐總理京師武庫,武庫為製造和貯存兵器的機構,可謂是掌控京師諸軍的命脈。
光武帝劉秀在少年時對執金吾是非常羨慕的,曾說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佳話。
由此可見袁滂作為執金吾權利是極大的。
但由於執金吾其職務主要是典司禁軍和保衛京城﹑宮城的安全。與宦官打交道那就不可避免了。
“董將軍此來便是要告知我這件事吧!”盧植客氣道:“勞煩你費心了,你且暫回,袁將軍的事我會派人查明,到時若有實據,我定上表朝廷為董將軍請功。”
董卓忙道:“卓此來並非為什麼功勞,只盼軍中無後顧之憂,如此我們才可能在一月內平定叛亂。”
他這番話說的急切,不像作偽。
趙普若在定會罵他為天生演員。
董卓退去之後,孫堅拱手道:“將軍,袁將軍雖然身份可疑,但並無任何私通宦官的跡象,我以為根本無須調查。”
袁滂此次擔任平叛副將,雖說並未在最前線,但他在美陽後方總理後務,督辦糧草,論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若是私通宦官欲使平叛大業功虧一簣實在太簡單。
只要大軍後方出現一點紕漏,前線十多萬大軍牽一髮而動全身,就此潰敗一點都不難。
如此重要的擔子,盧植若是對袁滂不放心,又怎麼可能交給他呢?
“公熙為人我自然是信得過的,這次事件就到周慎這裡為止吧!”
公熙是袁滂的字,他出身陳郡袁氏,和蔡邕是姻親之家。
為官這些年他始終清心寡慾,如今朝野上下黨派動盪,只有袁滂中立於朝廷,不為各派所動。
據盧植瞭解,大將軍何進,汝南袁氏都曾想拉攏與他,但他都只是以禮相待任何事都不曾應允。
漢靈帝劉宏因此對袁滂愈加的信任,至於宮中張讓、趙忠這等中常侍自然少不得行收買拉攏之能事。
袁滂是如何拒絕外人不得而知,但他不曾宦官所用是不爭的事實。
盧植為趙忠派人拉攏軍中將領而去調查他,只會使他們之間心生間隙。
“那周慎該如何處置呢?”黃忠問道。
盧植沉吟道:“大戰在即,過重的處罰並不合適,漢升你去把這封信交給他,警示一下,讓他好自為之。”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