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建安天下 > 第十二章 形勢逆轉

第十二章 形勢逆轉 (第1/2頁)

推薦閱讀:

從侯府回營的路上,李博一直悶悶無言,以他對劉廣的瞭解,這個君侯看似隨和,實則冷漠。

若是他們這一戰只是小有所獲,沒有這麼一份天大的功勞擺在他的眼前,這位都鄉侯或許仍會像以前一樣保守,但如今圍城的四萬黃巾軍潰敗,威脅不存在了。

那麼這份天大的功勞對於他而言就會有極大的誘惑,太平道叛亂以來,第一次大勝斬首萬人,他這都鄉侯瞬間會名揚天下,為百姓稱道。

儘管斬首八千也屬於奇功,但明顯會遜色不少。

李博覺得劉廣不會輕易放棄。

“崔公,李博有件不情之請。”這位博陵俊傑,拱手向崔公拜道:“此事會連累崔氏,但事關數千人性命,我若是不盡力,心中難安。”

崔超扶起李博,“子陵但說無妨。”

李博道:“都鄉侯欲藉此次破敵名揚天下,城外的俘虜如果今晚不妥善解決,明日我們看到將會是一具具屍體。這些可都是被我們大漢逼到走投無路的漢家子弟啊!”

高覽與李博不同,他是從軍事角度看待這件事。

城外的俘虜有七千餘人,幾乎等同於蠡吾城的守軍,如果劉廣殺俘虜時處理不當,這些黃巾軍以為自己反正有死無生,群起抵抗,會釀成一件大禍事。

因此,他附和李博,建議這件事不可拖,如果等到劉廣動手可能就晚了。

崔超看向趙普,他最看重的人尚未發言。

趙普一直在沉思,他相比李博和高覽而言,只是有時代的優勢,如果單純看待這件事,他在道德上未必有李博為民請命的高覺悟,在軍事上也未必比高覽未雨綢繆更高明。

但他知道五月即將到來,漢軍的大反擊已經不遠了,他們是時候離開蠡吾,參與到這場決定整個戰爭勝利的戰役中去。或許因看守俘虜不利,自請離開不是什麼太光彩的事,但卻可以兩者兼顧。

“我以為子陵的建議乃是大仁大義,雲臺的建議亦是防範於未然。崔公不妨暗中遣人放這些俘虜離開,此舉可收攬人心,又可顧全大義。至於君侯哪裡,讓他對崔公生出間隙,哪怕治一個看守不利之罪。崔公正可藉此離開,此刻各州郡招募的平叛義軍活動於河北各處,我們何必枯守於蠡吾城呢?”

趙普的建議有自己設身處地的考慮,他此刻需要成就功名,若不然無法到洛陽為官,無法到洛陽為官,就無法阻止董卓入京。

但這個建議對於崔超、高覽和李博亦是有利無害。假若劉廣真殘殺俘虜,賞賜更多名聲更響,但博陵不比邊郡,紙包不住火,那時暴虐之名根本洗脫不掉,或許劉廣他不在乎,但崔超和李博不可能不在乎。

從建功立業的角度,不管是劉關張三兄弟,還是董卓和曹操均是在平叛中登上歷史舞臺。

枯守蠡吾或者安平,只會與這些大人物差距越來越大。

崔超思索片刻,便吩咐高覽著得力人手去辦,在入夜之後,悄悄放這些俘虜離去。

到了夜半時分,潘琦帶著劉廣的手令出城欲斬殺兩千俘虜,哪知還未趕到營地,就遠遠聽到士卒大喊:“有人劫營,有人劫營...”

潘琦大驚,慌忙帶人趕過去,哪知這個俘虜營已經人去營空,只剩兩三百名漢軍倒在地上,遠遠還可以聽到馬蹄以及腳步聲,這次出城他並未備馬,哪裡追去?

翌日,窩火的劉廣尚未治罪,崔超已經趕來自請責罰,他坦言昨晚有一夥人下藥放倒俘虜營看守計程車兵,放走了俘虜,是他看守不利,願意來請罪接受處罰。

最新小說: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