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超信任趙普,隧以高覽為先鋒,大軍開拔,向蠡吾進發。
傍晚時分,負責查勘敵情的斥候來報,圍攻蠡吾城的黃巾軍已經停止攻城,開始生火做飯。
由農民組成的軍隊,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直接上了戰場,無論是軍容亦或是士卒的紀律都無法跟漢軍相提並論。
論作戰能力,甚至連崔氏臨時招募的鄉勇都遠遠不如,這些鄉勇好歹由安平縣的駐守將士操練。
趙普從斥候的言語中能夠猜到,一路勢如破竹的黃巾軍,此刻必然極其散漫,正是殺進城的好時機。
但是他素無行軍打仗的經驗,如果硬要說什麼軍事素養,他也是全是從影視劇得來的。
因此不敢輕言,畢竟這是五千鮮活的生命。
好在崔超曾擔任萬戶大縣的縣尉,負責統轄一縣官兵維護境內治安穩定,多少有領軍的經驗。
在這裡多說一點,北宋以前的讀書人,尤其是科舉制之前的讀書人是極其務實的,跟後世那些空談誤國的文人有天壤之別。
這些讀書人甚至可以作為邊郡長官鎮守邊疆。
比如此時的海內名儒盧植,文能安邦,武能平叛。
崔超意識到這是與劉廣合兵一處的良機,果斷令先鋒高覽出擊,向蠡吾南門殺去。
黃巾大軍幾乎是四面圍城,兵力分散,加上此刻正在生火做飯,其警戒性又極低,面對驟然殺到的大軍頗為慌亂。
高覽挺槍躍馬帶軍輕鬆就殺出了一條血路,崔超帶大軍隨後掩殺而至。
猝不及防的黃巾軍不知漢軍有多少人,慌亂不堪,及至將官們約束好部下準備迎敵。
崔超已經帶著人馬由南門進去了蠡吾城。
憂心匆匆的都鄉侯劉廣一度以為要死於黃巾軍之手,這時他見到增援而至的崔超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夜間設宴款待自不必提。
趙普趁上官們宴飲的時間,去找高覽閒聊。
當然,他並非意在招攬,而是想打聽一些河北的名人們。
比如劉關張三兄弟,以及顏良文丑張合等等,他們出現在歷史舞臺時,均在河北。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常山趙子龍。
關於地域,不得不提的是,此時的河北與後世的河北省相差還是較大的。
漢時的河北其實一般指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其區域包括了後世河北、山東全部,乃至河南、山西以及遼寧的部分地區。
如此大的區域,何況還是在古代,一般的人自然難以結交太多外地的朋友。
但高覽不同,他是遊俠兒。這個遊已經說明他必然有走南闖北的經歷,類似於行走江湖。
不過,高覽其人名頭不小,在歷史上的記載卻極少,其生卒年早年的生平事蹟基本缺失。
趙普的時代優勢蕩然無存
“高覽見過先生。”
趙普尚在思考從何開口,高覽反倒主動出帳迎接。這崔氏座上賓的身份倒是蠻好使。
“雲臺不必多禮,我來是向你打聽些事。”趙普尚是剛知道高覽的字不久,不過言辭之間已經頗為親切。
畢竟在另一個時代他是教授,多數時間還是在跟和高覽年紀差不多的學生打交道。
“先生但問無妨,我必定知無不言。”高覽感念趙普曾力薦他為先鋒,否則他也難以在此戰立下大功。
在講究出身門第的後漢,習武之人要麼是成為遊俠,聞名於地方,然後被人所招攬。要麼投身行伍,在邊郡以功績博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