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官員都無法解釋。
王家墩的村民們這段時間都很開心,每畝田多三鬥,十畝田就是三石,田多的就更可觀了。他們都覺得,是那鹽鹼地之後,讓他們全村的水稻產量都提高了。現在官員們把這個訊息透露給大家,他們越發相信這種想法,見到陳家人也更親切了。
一輛氣派的馬車來到了陳帆家門口,車上下來一位管家模樣的人,很有禮貌地對著院子詢問:“請問這兒可是陳姑娘家?我姓文,我家老爺讓我送東西過來。”
秦箏很快出現在門口:“文管事?快請進來,我到後面園子去請老爺過來。”剛說完,就拍了下嘴,看了看四周。
門口沒有其他人。強師傅在遠處馬廄裡忙碌著,繡娘和青棠好像在內院,周婆婆等人在廚房。
章辭和陳帆聽到楚笙的通報,來到了正廳。秦箏領著人走了進來,相互作了介紹。
文管事眼含熱淚地看著章辭,激動地嘴唇直抖。秦箏輕輕一咳,他才回過神來,行禮:“見過陳姑娘,見過章公子。我是中書令大人府上的一名管事,接到了老爺的信,帶了些東西過來。”他將手上的一個箱子放到了桌上。
陳帆說了番客套話,就說讓他等一等,中書令大人馬上就會過來。
秦箏過來上了茶,章辭和文管事開始聊京城的事情。
等了一刻鐘,中書令來了。文管事趕忙站了起來:“老爺!”
中書令點頭應了一聲,坐了下來:“一路上可還順利?”
“順利順利,老爺這些天一切可好?”
中書令點頭:“都好,陳家和柳家甚是周到。”
文管事忙不迭地向陳帆和章辭表示感謝。
“夫人可好?”
“夫人安好,就是秋冬比較乾燥,京城的風也比較燥,夫人常常覺得嗓子不怎麼舒服。”文管事說。
“服藥了嗎?”
“不曾服藥。”
“等你回去的時候,我給你帶幾張膳食方子回去,讓家裡人做了吃。”
文管事半信半疑地應下了。
“東西帶來了嗎?”中書令問道。
“帶過來了,請老爺過目。”文管事把箱子開啟,裡面是一摞書。
中書令看向陳帆:“這是我兒看過的書,上面有些註釋。聽說陳姑娘想開間書店?”
陳帆起身回答:“是的,我和章辭說過一些想法。”
“這些書,如今就送給你吧。”中書令鄭重說道。
陳帆震驚:“送給我?這些書……”
“書放在京城,也是閒置,若是能和更多的人分享,也是幸事。”
陳帆深深地行了一禮:“多謝大人!”
“不必客氣。書店什麼時候開始營業?我站門口給大家介紹一下。只有我親自介紹,才能令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