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竽留在鋪子內,白策和顏管事去了另外一家。
那是一家布莊,還未停業。
“你們東家在嗎?”
“在的。”夥計把他們領到了一處雅間。
雙方相互介紹一番,東家常瓏快人快語:“我這店鋪沒問題,布料都是好的,就是定位不準,富貴人瞧不上,普通人捨不得。我也缺乏強硬後臺,生意就不太好。”
顏管事笑了笑:“京城的人喜歡奢華。錦緞要鮮亮的,繡花要繁複的,首飾要閃亮的,珠寶要貴重的,這淡雅一點的風格,可能比較小眾。”
“可是王家那批新首飾就沒那麼繁複,華貴。”常瓏感慨。
“你也說了,那是王家。王家可以改變風格,引領潮流。”顏管事又笑了笑。
常瓏苦笑。
“常東家開個價吧。”
“我這店鋪是精心打理的,諸位也都看到了。”常瓏誠摯地看著他們。
兩人點了點頭。
白策問道:“店中的掌櫃和夥計你想如何安排?”
“掌櫃和部分夥計是死契,其他夥計是僱傭的。若是你們願意用,他們願意留下,也可以僱用他們。”
有夥計把布料樣品送了進來,兩人看了看顏色和紋路,摸了摸材質。
白策看向常瓏:“東家開個價吧。”
常瓏說:“京城最偏僻的店鋪,也都是萬貫起步。這條街的位置和價位你們也清楚,我只開一萬三千貫。”
顏管事微笑:“一萬。”
“你這來去也太大了。一萬二吧。”
“一萬零五百。”
常瓏沉思了一會兒,說:“你們打算做什麼生意?”
“也是做布莊和衣裳。”
“再加一點吧,布料也都給你們。這些布料成本也有兩千貫的。這裡後院也很大,倉儲、住宿都可以。”
“那就一萬二千五,我們不讓東家你吃那布料的虧。”
“行,一萬二千五百貫錢。”常瓏拍板。
掌櫃的進來了,把相關帳冊放在桌上:“請顏管事查驗。”
顏管事翻了一遍,點了點頭。
侍衛抬著箱子走了進來,常瓏看著箱子裡的金錠和銅錢,吸了口氣。
清點好貨款,顏管事站了起來:“常東家就坐我們的馬車過去吧。”說著,兩人就先出去了。
黎掌櫃看著常瓏:“若是開價不讓這麼多,是不是可以多賣點錢?”
常瓏搖頭:“他知道我讓了步,也看出鋪子的用心,就是還一點加一點周旋周旋,相當於買鋪子附贈貨物。”
“那些布料還可以賣好幾千貫呢。”黎掌櫃心疼。
常瓏又搖了搖頭:“布料賣出去了才能見到錢。若是哪天低價處理,虧得更多,也白白糟蹋了那些好料子。”
幾人在衙門通行無阻,那些辦事的還滿臉帶笑,熱情周到,他們很快就辦好了各項文書。黎掌櫃全程都很驚訝。
回店的時候,黎掌櫃一直在那兒想:“我怎麼覺著這買家的名字有點熟悉呢?”
顏管事笑道:“她是昌平鄉君的妹妹,被賜婚為太子良娣。”
黎掌櫃恍然大悟:“恭喜鄉君,恭喜良娣。”
顏管事指著馬車上的西瓜說:“這是昌平鄉的西瓜,送給你們嚐嚐。”
“多謝顏管事,多謝鄉君。”
黎管事把事情彙報給常瓏。常瓏大驚:“竟然是昌平鄉君的人!還有一個鋪子是多少錢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