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辭笑著說:“陳建讀書很好,今年很有可能入圍,明年考中進士的希望也很大。”
這句話把柳家人嚇住了:“他若是考上了,陳家人不會嫌棄我們嗎?”
“陳家若是介意,就不會來提親了。”章辭寬慰他們:“陳建前天請假回了縣城,大概就是為了這件事。他能讓家人同意他的婚事,今後遇事定能護著四妹妹。”
柳家人放心了。
章辭又說:“柳家現在也出了將軍,將來十五兄考中進士,兩家的身世背景相差並不大。大家知根知底,是一樁好姻緣。”
柳家人更放心了。
下午,兩人去了小吃店,查驗新店準備情況。這邊的店鋪不會再用玻璃窗,只是做成櫃檯的形式,把廚房圍在裡面。
“其實我很想去家第三家店看看。”陳帆看著章辭。
他彎了彎嘴角:“是你說要對著幹的,怎麼能偷偷去看呢?等那邊開業了光明正大上門看。”
“去砸場子嗎?”陳帆忍不住想笑。
“那不能,鄉君的身份還是在的。”
兩人回到了滿口鮮。馮管家的妻子黃寅笑著迎了上來。她這段時間在店裡幫忙調教人手。
“恭喜鄉君和公子大婚,老身未能親自去祝賀,甚是遺憾。”黃寅笑著說。
章辭微笑道:“你和馮叔在這邊照應周全,是有大功勞的。”
黃寅指了指院中的幾個女孩子:“這些都是在訓練的,新店開業了就可以做事。”
等到打烊了,所有人都坐下來開會,屋子裡坐得滿滿的。
陳帆先問廚房人員:“廚灶上由哪些人負責?”
四個結實一點的婦人舉起了手。
“我叫曹阿玉。”
“我叫吳小妹。”
“我叫袁秀秀。”
“我叫田珍。”
陳帆點頭,掃了眼人群,又有人站了起來。曹阿玉家人口最多,丈夫、兒子和兒媳,還有一個十三歲的女兒。其他三家人口不多。
“我家沒有在大堂裡露過面。”曹阿玉說。看來他們是為三店準備的。吳小妹家也是。
陳帆和章辭把人頭認熟了,就開始三家店的人手分配。
陳帆說:“城北兩家店是對手,但人員都是我們自己的。競爭也是確實存在的,三家店都要爭取做到最好。衛生、質量和服務都要做到極致。”
眾人鄭重地點了點頭。
安排好小吃店的事,兩人就回了章宅。
“城北的勢力比較複雜,我會安排侍衛做夥計。”章辭說。
陳帆笑了:“那至少需要四個,總得輪班的吧?”
“每店兩個,有時候一個出去跑腿,另外一個需要留在店裡。”章辭牽著她的手坐了下來,“茶樓的人手在府裡培訓,主要是茶藝。”
第二天,兩人到茶樓看了看。張小樓說:“這邊的活兒剛結束,桌椅櫃子還要再晾幾天,通通風散散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