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那邊也有人在建議,明年爭取做點水利農田政績。
“本皇子去平州淮州一帶?”
“淮州的河道已經治理,殿下可以考慮黃河以北,最近受災的地方。”
“那些地方又沒有偽裝村的人去幹活,人手不足吧?”二皇子不太想去。
“人手是可以招攬的,只要周圍的流民知道那裡有飯可吃,有田可種,都會趕去的。昌平鄉就是靠著幾千流民清理河道,開挖溝渠,開荒種地,建立了聲望,今年還廣召百姓建了一個蓄水庫。”幕僚林俊成說。
“所以越是荒蕪越是有災患的地方,越是容易出成績。”幕僚秦雲常說道。
“那只是一個小小的昌平鄉,做事情比較容易。一個縣一個州哪有那麼容易?”二皇子沒信心。
“無需治理一個州,一個縣就好,一個縣的某處地方就好。”秦雲常說。
“那本皇子該去哪裡?”
“受過災的地方都可以去。故土難離,很多百姓還是想回到家鄉。殿下只需穩定人心,讓百姓有田可種,自然會有很百姓投奔。”林俊成給予鼓勵,“但是要比太子晚一步。等太子那邊有訊息了,殿下再去求見聖上。”
沒多久,太子要外出賑災的訊息就傳開了。二皇子緊跟著跑去找皇帝,成功領到了一項任務。
太子對著太傅發牢騷:“父皇命我現在就出發,本宮還要在那兒過年,這是什麼差事?”
“今年就可以把安頓百姓,摸排調查的事情做好,明年春耕就更有保障。這個縣有一千人返鄉,很多人都虎視耽耽,太子現在就去,正好可以處理。”
“現在趕去貌似也來不及了,他們返鄉已有幾天,會發生的事情或許都已經發生了。”
“所以才更要趕過去啊。”太傅急切地說,“去鋤惡扶弱,明正典刑,立朝廷之威啊。”
太子勉強接受,收拾收拾就帶著人出發了。
返鄉百姓的遭遇確實已經發生了。有些村子剩下的人不多,回村的人抵抗不住那些來搶糧的,被搶了很多糧食。有些村子的人倒是回來了很多,幫著打架,但是本村的人家家都得送點糧食過去,送少了還被罵。
其它地方也常有搶劫殺人的事情發生。
太子帶去的軍隊抓了一些搶糧的,鬧事的,殺雞儆猴,百姓們都被震住了。接下來,太子組織人手施粥,發紅薯,登記田產和人口情況。
隆興縣衙一干人忙了幾天,戰戰兢兢彙報情況。
太傅看著報告,眉頭都皺緊了。
“去年粟的種植情況為何這麼差?”太傅看著隆興縣令邱文傑。
邱縣令嚇得渾身一抖:“實在是留下的回鄉的百姓太少了,人手不足,很多田地的產量又不高。去收稅的時候,百姓又跑掉了很多,導致今年的小麥都沒種下多少?”
“那你們地稅收多少?”太傅的語氣嚴厲了。
“五,五斗。”
“五斗?”太傅的聲音高了,“粟米和小麥一畝地才收多少?你們居然收五斗稅!”
“沒,沒辦法,我縣的稅收總量在那兒。”邱縣令儘量把話說囫圇。
太傅揮了揮了手,邱縣令趕緊磕頭退下了。
“太子知道這些情況嗎?”
太子的臉色有點難看:“戶部並未詳細說過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