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要補貼錢糧,免稅一年的。”太傅淡淡地說。
“昌平鄉那五千流民如今都有了幾千斤糧食,完全可以回到家鄉,繼續種地。”
太傅深吸了口氣:“然後再安置新流民?”
太子不吭聲。
皇帝那兒有人提出了同樣的建議:“很多流民在度過短暫的困難後,都會返回故地。昌平鄉的流民有充足的糧食,完全可以維持一兩年的生活,回鄉耕種不是難事。”
“若是有人不願回鄉,當如何處理?”
“祖墳都在老家,很多人還是想回去的。”
馮夫人聽到這個訊息,氣得聲音都尖了:“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中書令抱住妻子:“夫人消消氣消消氣,那政策未必行得通。”
“行不通也是麻煩,再多去一批人就是增加負擔。這麼大的豐收不想著獎勵,儘想著提稅收塞難民,這何中勝真是個畜牲。”馮夫人柳眉倒豎,呼吸都急促了。
中書令撫著妻子的後背:“莫生氣,你要相信孩子們。去年那五千人安置得妥妥當當,還做了很多事情,今年他們還會應付不了嗎?去年還要買糧賑災,今年的糧食可是很充裕哪。”
馮夫人調整了一會兒呼吸,還是氣呼呼的:“就是欺人太甚!”
“確實很欺負人,但是孩子們也得到了鍛鍊啊。”他給妻子端了一杯茶,馮夫人一飲而盡。
她反應過來,訕訕地放下茶杯:“我就是氣的,讓夫君見笑了。”
幾天後,兩名戶部官員到達昌平鄉,宣佈了鼓勵回鄉的政策。
陳忠柱他們氣得拳頭都揮起來了。
“花那麼多錢買糧食救濟,送菜送鹽送糖,現在就讓他們走了?然後再養一批再哄走?”
“身份登記不忙嗎?分房子安排住處不忙嗎?”
陳忠簷沒跟大家一起嚷嚷,但是一直沉著臉。
陳帆也很鬱悶,這劇情轉折太大了。原本是熱火朝天搞建設,橋架了路鋪了糧食豐收了,全民可以過上好日子了,結果給她來這麼一出。
把昌平鄉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