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勉強一笑:“不用走走形式嗎?”
“不用,百姓也不是家家都祭祖。”
那就不用煩了。
“冬至前後是興修水利、積肥造肥的好時候,要不派個徭役?這邊的水渠太少了,往東邊走都是旱地。”陳帆眨了眨眼。
章辭笑了笑:“還是付糧食吧,徭役等明年糧食豐收之後再派。雖然有些人嘴臭,但是鄉君府的號召力還是要靠糧食豐收。”
陳帆點頭:“嗯,這幾天他們忙著砍柴,到時候再安排吧。讓他們掙點糧食準備過年。”
除了銅板,糧食也是一種支付手段。有糧食了,百姓就可以交換他們需要的物品。
“冬至需要送禮嗎?”陳帆對這個也不瞭解。
“你品級高,要送也是縣令他們先送。他們送過來了,你酌情回禮。不送過來,就省點事。”
品級高就是好啊。
“刺史那邊呢?”刺史是三品官員,還是縣鄉的上級。
“昌平鄉屬於哪州?”章辭問她。
陳帆想了想,無從回答。
“昌平鄉不歸慶州,不歸平州,也不歸熙州。刺史那邊不用管。”
這麼任性?
“京城那邊還是打算送些東西過去,畢竟接觸那麼多天呢。”陳帆提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章辭的眼神亮了亮:“好。”
書院給學子們發放了一份冬至禮:一枝筆兩張紙,宣佈冬至放假。鄉君府給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都發放了一份冬至禮:一斤精米,一兩鹽和二兩紅糖。孩子們如獲至寶,把紙筆按在胸前。老人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活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有人給他們發放禮物,還是這麼貴重的禮物。
府上也給各處僕從們都發放了冬至禮,陳忠柱和陳雅的家人那邊也送去了一些糧食和布匹,是恩,也是威。
冬至有喝羊湯的習俗,府上宰了一隻羊。陳帆給柳家也送去了一隻羊,只能送一隻,畢竟羊的數量實在太少。
“這還是我們家裡第一次宰羊呢,之前宰羊都是因為有客人來。”陳忠梁感嘆。
全府都在熱熱鬧鬧地過冬至。陳帆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包餃子,包餛飩,搓湯圓。中午的羊肉宴讓孩子們大快朵頤,直呼痛快。
“是不是有過了冬至大一歲的說法?”陳帆問孩子們。
大家紛紛點頭,陳忠檁還補充一句:“還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章辭笑了:“我們今天吃湯圓,是冬至圓,願我們團團圓圓,幸福圓滿。”
孩子們歡呼起來:“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米酒到晚飯再喝吧,中午吃了很多東西了,再喝酒不大好。”陳帆說。
下午,大家在家裡畫九。章辭畫了一幅素梅,說有八十一瓣,每日染一瓣,都塗滿了,正好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要是哪天忘記了,或者哪天塗雙份了,怎麼辦呢?”熊孩子永遠都有想法。
“那春天就會來早了或者來遲了。”章辭還挺配合。
到了晚飯時,每個孩子面前都盛了一小碗米酒。
“喝一小碗酒沒事的,醉了正好可以睡覺。”章辭笑著說。
孩子們都抿了一口,表情不一。然後,慢飲的豪飲的都有。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