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的孝敬自然是少不了的。皇帝很大方地賞了朝臣們每人兩顆葡萄,比羅小公子大方了點兒,可對於皇帝來說是真小氣。
賞了就吃,別不識好歹。大臣們吃掉了好吃的葡萄。
“好吃嗎?”
大家齊齊點頭。
“你們有誰能種出來嗎?”
眾臣都不吭聲。
皇帝只是一帶而過,開始問政事:“你們來說說各地的莊稼生長情況,和天氣情況?”
戶部尚書說:“黃河以南淮水以北的降雨比去年增多,對作物生長有好處,但是降雨多了容易發生洪災,各地還是要做好排水排澇。”
他具體彙報北方各州的主要情況,朝臣們聽著聽著都嚴肅起來。
“有幾州已經下了幾場特大暴雨,情況堪憂,若是持續暴雨,河道水位猛漲,後果不堪設想。要不要提前做好百姓的疏散安置工作?”
皇帝批准了:“楚王、齊王和二皇子奔赴各州,做好防災事務。”
後元農莊的秧苗兩天就插好了,白策給他們發了糧食。
除了不能下田的小孩子,能活動的男女老少都下田插秧了,這糧食相當於普獎了,村民們都很開心。
種田團隊又帶著他們栽紅薯,說每家種一畝,可以收幾千斤。
紅薯村民們知道,可他們只學會了耍橫,哪裡會好好規劃各個時節種什麼?
為了口糧,每家都在積極地栽紅薯。天公作美,又給了他們兩日陰天。
白策吩咐梁大利,給每家發了一百斤紅薯,說只要他們好好做,年底還會有獎勵。
村民們沸騰了,這簡直是神仙東家啊。他們當天就燜了一鍋紅薯,全村都飄著香甜的紅薯氣息。
村民們幹勁十足。接下來,栽果樹苗,種芝麻,種玉米,種南瓜絲瓜辣椒茄子白菜芥菜菠菜香菜胡蘿蔔,他們都很積極。
章辭帶著書生們在昌平鄉各處巡視:棉花結鈴,大豆開花結莢,玉米抽雄吐絲,蔬菜和牧草都長得很旺盛。
“這就是欣欣向榮啊。”鄧松寒讚歎。
“故鄉很蕭條,不如這邊繁盛。”伍應才有點傷感。
“你們這次若是考中,回到北方,希望能為北方的百姓多做點實事,讓故鄉也有這般景象,讓百姓豐衣足食。”
書生們都鄭重地點了點頭。
立秋之後的天氣只涼快了兩天,就持續悶熱起來,到處暑時更是炎熱。整個京城的百姓都覺得身上不爽,心裡也不太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酒莊經過這些天的裝修打造,做好了開業準備。
京城各個角落都在流傳一個訊息:未來太子良娣的那個嫁妝鋪子,要開業啦!
街關巷尾都在議論:那個鋪子是做什麼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