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的格局和昌平書院差不多。小娃娃們發覺窗外有人經過,紛紛扭頭看過來。有些人看一眼就回過去了,有些人一直盯著,還笑嘻嘻地說兩句。
寧仲平摸了摸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童頑劣,還望大人見諒。”
“無妨,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也有一些學童是沉得住氣的。”陳帆自己也做了十五年學生,沒少幹過上課看窗外畫畫看課外書的事兒。
年級高的學生明顯專注,只是稍微看兩眼就回到書本上。寧院長不由得笑了。閆維成和閆志成看到陳帆他們,眼睛瞪得銅鈴一般,卻什麼也沒說,低頭繼續看書。
學習區的衛生狀況挺好,大家又去了宿舍區。
“住宿的主要是路遠的孩子,有些不想跑來跑去的也會住在這兒。一人間兩人間四人間都有。”寧仲文介紹。
“有人帶書童嗎?”
寧仲文呵呵笑了笑:“有幾位帶了書童。”
轉了一圈,大家來到了寧院長的書房。有書童過來上茶,陳帆說她喝水就好。
寧仲文從書架上拿出一疊冊子,放在陳帆面前:“這些是書院開辦以來的學生名單,最上面那本,是夫子的名冊。”
陳帆翻看著,聽寧院長繼續說:“我是開佑十七年的進士,多年未能授官,後來勉強做了一任縣尉,就回家了。收了幾個學生教著,慢慢地擴大。承蒙朝廷恩典,舉人可以終身制,元朔縣讀書人增加了許多,我這邊的學生也多了些。”
陳帆點了點頭:“這邊考中多少舉人和進士?”
寧仲文撫了把額頭:“說來慚愧,書院出的人才不多。”
陳帆淡笑:“整個元朔縣,也沒多少舉人和進士。還是你們那些年比較厲害。”
仲文呵呵笑了兩聲:“章師爺那天來過,給我們指點一番,真是高屋建瓴,醍醐灌頂,令我們茅塞頓開啊。”
陳帆笑了:“章師爺是不是跟你們說,寫文章不要一下子堆砌很多華美詞藻?”這寧仲文說話一堆成語。
寧仲文很吃驚:“章師爺確實這麼說過,他回家跟您彙報了?”
陳帆搖頭:“他只說到書院轉轉,沒具體說做了什麼。我是猜測的,他寫文章並不華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章師爺的文章讀起來就是言之有物,文辭優美,氣勢宏大啊。我們往往說很多也無法切中要點,詞句也不美。”
“他這水平是三個因素造就的:家學淵源,天賦異稟,見識廣博。”
寧仲文愣了一會兒,才說:“這種人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頂多算天資聰慧,還未必是書香門第,見識就更窄了,訊息傳到元朔縣都比其它地方慢幾步呢。”
陳帆喝了口水:“章師爺會盡量多來幾次,書院最重要的是先教學生做人,再教學生做學問。”
寧院長連連點頭:“大人說得是。”
“昌平鄉的事情寧院長大概也聽說過,有很多免費蒙學。元朔縣也會在各村逐步開設蒙學。寧院長有認識的夫子,可以引薦他們到元朔縣來授課。”
寧仲文又驚又喜:“真的嗎?太好了!只要能普及蒙學,定能冒出一批好苗子啊。”
陳帆嘴角上揚:“寧院長不擔心蒙學一開,搶了書院的生意?”
“不會不會不會,”寧仲文頭搖得像撥浪鼓,“官學本就應該是主流,只是有多少父母官舍得花這錢呢?陳大人高瞻遠矚,胸有丘壑,一到昌平鄉就辦了書院,來這元朔縣又說要開辦免費蒙學,是元朔之福,百姓之福啊。我這把年紀也折騰不了幾年,學生和夫子能在官學讀書教書,是好事情啊。”
陳帆笑著喝了口水,站了起來:“章師爺會出幾張卷子,過幾天讓縣城所有書院考試,叫學生們好好準備一下。”
寧仲文喜出望外:“真是太好了,章師爺的卷子定能讓學生受益匪淺啊。”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