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生氣:“你怎麼幫著外人說話呢?你大伯這麼出色,肯定能做到大官。”
“又不是我爹爹做大官。”付向榮不以為然,“他是爺爺的侄兒,是大爺爺的兒子,不是我們這房的。”
“你懂什麼?”付春瞪他一眼,“一人做官全家沾光,他就是我們的靠山。”
付向榮不服:“那也不能得罪縣令大人。”
付春也不服:“她一個女人憑什麼能做縣令?還讓那麼好看的夫君入贅,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
孫子孫女都震驚。付向玲弱弱地說了一句:“縣令大人聽到會生氣的。”
“她又聽不到。”付春嘀咕了一句。
秧都插好了,玉米紅薯也種了,縣衙開始組織十五天時間的徭役。
需要疏通的河塘與排水溝都已經勘察過,又在梅雨時間進行了複查,哪裡被淹哪裡漫過堤壩都清清楚楚。
“一年才二十天徭役,現在一下子就做了十五天,還有五天什麼時候做呢?”
“差不多冬至吧?聽說昌平鄉每年冬至都興修水利。”
“他們還建了一個大水庫呢。”
“我們會有水庫嗎?把那些山上的水也圍起來。”
“很有可能,我就等著到時候幹活掙錢。”
半個月,元朔面貌煥然一新,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沒有垃圾。縣城鄉村居民的排水溝都能通往池塘河渠。需要加固的堤壩都加固了,有些地方還做了閘,相當於小型水庫了。部分水渠挖寬挖深,還適當調整流向,更利於排水蓄水。
陳帆領著縣衙官員出了城,往西走。之前縣尉已經安排人手開墾了二十畝荒地,深耕,土顆粒都犁得細細的,耙得平平整整。
“做得非常好。”陳帆不吝嗇誇獎,縣衙咧嘴笑了。
章辭從最近的農莊調來的佃農們已經提前到達,還帶來了牧草和種子。
陳帆告訴他們:“十畝地種牧草,十畝地先施肥養一養,留著種其它作物。”
“草還要種?”司兵脫口而出,隨即改口:“牧草很有用,聽說昌平鄉種了很多牧草。”
附近村莊也來了一些村民,章辭拿著曬乾的紫花苜蓿給他們看:“這個大家都認識的吧?”
“認識啊,苜蓿嘛,田埂上有,我還吃過呢。”有村民說。
“是的,要大量飼養雞鴨牛羊,就要種植牧草。這種紫花苜蓿各種家禽家畜都喜歡吃,口感很好,長得快,長得結實。”
章辭又出示了菊苣:“這叫菊苣,種植一次就能生長很多年,不需要年年播種,讓人省心。它還有清熱解毒的效果,牲畜吃了很有好處。最主要的是,牧草能夠使土壤肥沃。種過牧草再種稻麥,產量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