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昌平鄉君也是凡人,不能免俗啊。”有人附和。
“這地都是朝廷的地,賣地的錢是否應該歸朝廷?”
有人反駁:“各州縣都在賣地,錢都是歸州府縣衙。昌平鄉該交的戶稅和地稅不是都交了嗎?昌平鄉的戶稅還都是棉花呢,可不是那些粗麻布能比的。”
“說的是,鄉民們發的糖和鹽可都是錢,那些傷殘補貼生育補貼身故撫卹金可都是要花錢的,賣地收錢也能更好地做事情。”
何中勝冷笑:“誰叫她花樣多,弄什麼補貼,百姓有百姓的活法。”
很多大臣不認同,低頭不語。
雖然他們收入高,家產多,可朝廷若是也給他們家人發個生育補貼,他們也非常樂意。
“昌平鄉出風頭,弄得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埋怨當地縣衙,這對朝廷的管轄非常不利。”何中勝言辭鑿鑿。
戶部尚書皺了皺眉:“這話從何說起?昌平鄉周邊五縣,元豐,永昌,永安,昇平,廣運,都已經開始推行身故撫卹金,傷殘補貼和短期生育補貼。力度雖然沒那麼大,但總歸開始實行了。百姓都對官府感恩戴德。”
何中勝不服:“那也只是五個縣。”
太傅看了何中勝一眼:“聖上仁德愛民,你說昌平鄉對百姓好是出風頭?”
嚴將軍跟上:“除了元豐縣,那四個縣原來可是窮得很,這幾年都富裕了,稅收也增多了,可見對百姓好一點,還是有很大益處的。”
朝堂上吵吵嚷嚷,皇帝看著他們吵。
中書令回到家,樂呵呵地坐在搖椅上。
馮昶不解:“昌平鄉又被議論了,父親為何如此高興?”
馮昤能懂:“那昌平鄉君以往跟神一樣,說起來都是功勞,沒啥私慾,很多大臣覺得她不太真實,對她心存忌憚。現在一看她也賣地收錢,很多人就覺得她可愛了,也幫著她說話了。”
謝宸蘊想了想:“陳英明年春天就要出嫁了,聖上還想著陳家會出多少嫁妝呢,不嫌棄昌平鄉錢多。”
今年大家在鄉君府過年。初一這天,很多人帶著禮物來鄉君府拜年,鄉君府也準備了很多花生糖果,還給小孩子們發了壓歲錢。
正月初五就是雨水,昌平鄉開始在田間忙碌。
到了元宵晚上,花燈比往年更多。陳帆站在三層樓上,笑著說:“希望明年的元宵節可以更熱鬧,街上的人更多。”
正月十六,昌平女子書院正式掛牌開學。陳帆備了很多爆竹,把開學典禮辦得很熱鬧。
這次書院選在鄉君府東邊,新建的房子,牌匾就掛在大門上,而不是藏在院子裡。
這幾年斷斷續續有女孩子來教書:有的是女子書院最早走出的,有的是其他大戶人家來的。書院實行短期培訓制,以基礎識字和計算為主,只為女孩子們學幾個月能適應工作。
女先生們教了一陣子,有人回去嫁人生孩子了;女娃娃們學了一陣子,有人回家種地做工了,或者成親了。女子書院的人像流水一般,來來去去。
這次正式掛牌,不論她們學多久,教多久,昌平女子書院都應該成為一個正式的存在。
擔任女子書院院長的,是當年那個差點被賣的沈新月。也是她最早離開作坊,回書院教書。
沈新月今年十六歲,還沒成親,也沒說親。家裡人看著她每月都有錢拿回家,也就急著催婚。
鄉君府召集里正開會,講了今年的種植計劃。過了春分,大家就收拾東西準備進京了。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