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笑著說:“三文錢一斤,你們先到裡面坐一會兒,我給你們拿三個。”她利落地拿了三根紅薯,用草墊子墊著遞給陳帆。
陳帆接過紅薯,走進巷子,從後門進了店鋪。
有個婦人開口問道:“這三個姑娘是你們認識的?”
“啊,是的,最高個的那個姑娘和我是一個村上的。”韓氏回答。
“那怎麼還排了這麼久的隊?直接找你們不是更好嗎?”
“可能是她們不願打亂隊伍吧。”韓氏一邊拿紅薯一邊說話。
“喲,她們還挺守規矩的。”有個老頭誇了一句。韓氏笑了笑。
王大柱和王雲正在院子裡洗紅薯,見得有人進來,先是愣了一下,發現是陳帆她們,便立即站了起來。
“陳姑娘,兩位柳姑娘,趕緊進來坐。”王大柱忙不迭地說著。王雲甜甜地喊了聲“三位姐姐好”。
“你們先忙,我們隨便看看。”陳帆笑著說。
柳如慧看了看院子:“這院子裡現在挺簡單的,就一口井,兩個架子,還有桌子椅子。”
“簡單一點好,現在還沒正式營業呢。”懷珊說著,朝井口看了看,“井水很清啊。”
陳帆進了鋪子,裡面已經裝修好了。柳家兩姐妹一眼就看到了明亮亮的玻璃櫥窗。
“你可真是下了血本啊,這麼多玻璃窗。得花多少錢啊,就為了一個吃食鋪子,要賣多少吃食才能回本啊。”柳如慧一口氣發了好多感慨。
懷珊的神情也很震驚,但是她的關注點和如慧不一樣:“你想讓客人都看到廚房裡的樣子?做飯做菜也讓他們看到?”
陳帆點了點頭。
“不怕被人學了去?”如慧有點擔憂。
“包餃子下餃子下麵條很多人都會的呀,炒個菜很多人都會的呀,這些有什麼好學的呢?”
兩姐妹相互看了一眼,笑了。
“大家都看著你們放鹽放醬放醋,可是具體放多少誰清楚呢?”如慧一點也不擔心了。
“配料還是可以在後廚做的。”懷珊想得更多。
“你這裝修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呢?”如慧問道。
“賣玉石啊。”
“賣到哪個鋪子的?”
“永平街上的鋪子。”
如慧想了想:“永平街上有幾家鋪子還挺大的,有錢買你的玉石。”
懷珊笑了笑:“你在昇平縣蓋的房子也是賣玉石的錢?”
“是啊。”
如慧盯了她幾秒鐘,又看向她的腿:“當初你這腿上綁了幾個荷包?裝了多少石頭木頭?”
懷珊拍了拍她的肩:“就算是一包小的,也值很多錢了。”
柳如慧轉移了話題:“難怪你鋪子要放這麼長時間,這些桌椅,佈置,不是幾天能完成的。蘇園那邊也做了三四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