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這天正好是白露。到了白露時節,就可以收紅豆綠豆了。一些老得快的昨天已經收了上來,浸泡了一夜。
陳帆很早就起床練功,然後進了廚房,從碗櫃裡端出一個面盆。
麵糰是用老面發酵的,她在臨睡前將麵糰揉好,到今天清晨麵糰就發酵得差不多了。
陳帆想做豆沙月餅。家鄉一直很流行一種爛肚月餅,紅豆沙的餡兒,十塊餅包成一卷,又便宜又好吃。
周婆婆分別將紅豆和綠豆煮進兩口鍋裡,煮好了可以做豆沙。
她打了幾個雞蛋,在蛋黃液里加入豬油與麵粉,醒好後擀一擀,就是油酥。一層面皮裹一層油酥,月餅的酥皮就比較好吃。
豆沙做好了,陳帆和周婆婆開始包月餅,將月餅放進烤爐。
大家都坐下來吃早飯,桌上放著紅豆沙月餅和綠豆糕。
“嗯好吃。”陳雅說得最快。
“又酥又脆。”陳忠檁形容酥皮的口感。
“餡兒好吃,軟軟的,甜甜的。”陳秀很喜歡這種味道。
“綠豆糕很細膩。”陳忠簷的評價也挺高。
“今天的豆沙餅和綠豆糕都是家主做的。”周婆婆覺得喊姑娘娘子都不夠莊重,說事情的時候常常稱呼陳帆為家主,閒聊的時候才喊她姑娘。陳帆也不阻止,在戶籍上她確實是戶主。
“哇,大姐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地好。”大家都很捧場。
“謝謝大家的誇獎。”陳帆笑了笑,“有什麼建議可以提,我們進一步改進。”
陳秀喜歡甜食:“要不要再甜一點?”
大家一致搖頭:“可以了可以了,再甜可能會膩。”
陳忠柱說:“我們這一個月吃了許多好吃的。”
陳英笑著說:“我們也跟著學了好幾道菜呢。”陳家的孩子,是要輪流幫著做飯的。
“嗯是的,現在嫁了人也能照顧好一家子了。”陳月打趣道。
陳英拍了她一下:“貧嘴,要嫁人也是你在我前面的。”
吃過早飯,大家各自收拾好,就分乘兩輛馬車去了柳家。
“陳姑娘來啦?”門房的曹伯看到馬車,就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喊著:“曹伯伯好!”曹伯忙不迭地回應著。
陳帆下了馬車,遞出兩個紙包:“這是自家做的豆沙餅和綠豆糕。”
“哎喲這可如何是好,姑娘真是太客氣了,謝謝姑娘。”
寒喧了幾句,陳帆就上了馬車。
老太太那邊很熱鬧,一群小娃娃都在鬧騰著。
十個小孩魚貫而入,齊齊向老太太行禮:“祖母好!”氣勢挺大,柳家的娃娃們登時睜大了眼。
懷珊、如慧先和陳帆他們打招呼。接下來就是重孫輩了,一起喊著叔叔姑姑。
陳帆將食盒放到老太太身邊的方桌上:“早上做了些點心,請祖母和大家嚐嚐。”
老太太笑了笑:“辛苦了,等會兒大家有口福了。”
陳帆看著一群小孩子,說:“你們今天都去街上玩嗎?我帶你們去炸街。”
大家異口同聲:“什麼是炸街?”
“就是我們這麼多人排著隊在街上走,一定會引得很多人看的。”陳帆想想那種場面就覺得很有趣,最好是每個人都整副墨鏡。
孩子們眨巴著眼睛想了想,登登登地排起了隊。
除了陳帆,十個女孩十四個男孩排成了長長的兩列,登時那種氣勢就出來了。
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誇好看,誇精神,還饒有興致地從排頭走到了排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