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回到了柳家,直接去了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最大,第一個要去見的肯定是老太太。沒多久,柳家其他人聽到訊息就趕過來了,熱熱鬧鬧地擠滿了屋子。
“那邊的事情都還順利嗎?”老太太問。
“挺順利的。”陳帆跳過了一些細節,“野馬山造了梯田,種上了晚稻。”
“梯田?”眾人都很驚訝。
看大家演得這麼默契,陳帆開心地笑了。出門二十來天,終於是回到家了,又看了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景象。
她拿出了幾張畫,給大家看看梯田種植水稻的樣子。
這次的驚訝是真的,那梯田一層層的,插滿了翠綠的秧苗,點綴著樹木,是很迷人的風景。聽說歸聽說,看圖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這梯田還真是神奇。”“看著大大小小彎彎曲曲的,可就是一塊一塊地排得特別好看。”“像階梯一樣。”“要不怎麼說是梯田呢。”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
“這梯田幾天時間就造好了還種上水稻了?”有人問了關鍵問題。
“兩千人忙了六天的。縣衙的主簿設計指導的,縣衙的人提供了大力支援。”陳帆說。
“那投入挺大的。”老太太說。
陳帆笑了:“祖母,梯田可是幾百年都能存在的。等一茬一茬的莊稼收上來,很快就能回本獲利了。”
趙姨娘感嘆:“你那個梯田真好看。那座大山也做個梯田就好了,會更壯觀的,幾千畝呢。”
陳帆笑了笑:“如果是陡峭的山,或是石頭多的山,就不適合做梯田,但是種樹種藥材非常合適。”
“十五哥哥特別喜歡竹子和楓樹,他說要全部種竹子和楓樹。”懷珊說。
“我也要種竹子和楓樹。”陳帆很欣喜,“我也喜歡楓樹,喜歡深秋時候漫山遍野的紅。”
“聽說你還挖了一條河,造了一座橋?”柳懷珊問。
陳帆點點頭:“以後那塊地就不會被淹了。”
她們沒問紅薯的事情,大概是覺得種這個不是什麼重要事情吧。
“你回來得正好,房子可以上樑了。”大太太說。
“姑母幫我看過日子了嗎?”陳帆看向大太太。
“後天就是,你要是晚兩天回來的話,可就要排到十天以後了。”大太太說。
“那就後天上樑吧。”陳帆說。
眾人都喜笑顏開,說很快可以搬新家了。
陳帆實實在在地睡了個午覺。下午就和柳懷珊寫寫字,聊聊鄉下的事情。
章辭是傍晚時候來的,正好柳懷瑾放學回到了家。他還真是一天都不耽擱啊。
陳帆接到通報,和柳懷珊一起去把他接了進來,又帶著他去了柳懷瑾的書房。
懷瑾看到章辭很開心:“我們看起來年齡差不多大。”
章辭微笑:“我叫章辭,字遠度,今年十六歲,十月的生辰。”
“真的嗎?”懷瑾的語氣很輕快,“我叫柳懷瑾,字璞石,也是十六歲,我四月的生辰。”
“懷瑾兄。”章辭立刻稱呼上了。
“遠度兄。”懷瑾也是以兄相稱。
柳懷珊說:“哥,上次我們去牧場騎馬的時候,章公子也在的。”
“那天我要上學沒去成,有點遺憾,改天我們再約一次?”柳懷瑾很熟絡地發出了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