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繞著山走了兩圈,在山頂上走了兩圈,都沒看到外面有人走動。”陳帆說。
“有些流民會搶東西。沒什麼活幹的時候,大家就不出門。”老太太說。
那你還敢給人開門?陳帆看了老太太一眼。
“前幾天有人來轉過了,說要買山買地。昨天里正帶著人去縣衙辦地契了,那人說到時候會有一個姑娘過來。我猜著你應該就是那個姑娘。”老太太說。
其他人應該也會這麼猜的吧?怎麼就沒出來看看呢?還是說躲在院子裡看的?
“你可以幫我把里正請過來嗎?”陳帆拿了兩個大紅薯,請老太太帶給里正家。
駱老太把紅薯裝進籃子,走出了門。
陳帆掀開鍋蓋,大兒媳潘氏拿出一捧碗,每個碗裡搛了一根紅薯,分給各人。
“先吹一吹,當心燙。”陳帆提醒了一句,用筷子撥去一點皮,搛起一筷紅薯,吹了吹放進口中。
大家有樣學樣,一口一口地吃了起來。
有個孩子心急了一點,被燙了一下,在那兒張嘴吐舌頭。
最小那個女孩才四歲,吃了大半根就放下了碗,說吃飽了。一個男孩把碗端了過去,說他還想吃。
潘氏放下碗,說:“這紅薯真甜,還軟軟的,吃了一根就覺得飽了。”
這一根可不小,搗成薯泥差不多有一小碗呢。
里正進來了,潘氏用碗盛了紅薯給他。他剛吃了一口,就直誇好吃。呼哧呼哧一會兒工夫就把一根紅薯吃完了。
“這紅薯好像很容易飽腹,我吃了一根就感覺飽了。要是再吃一點應該也吃得下,不吃也沒關係。”里正說。
“這紅薯能讓大家吃飽,而且生長力很強,畝產量很高。現在種還來得及,冬天的時候大家就有糧食了。”
“現在可以種嗎?”里正的眼裡閃著希望。
“我們用馬車運來了幾車紅薯藤,就在山裡。這個時候應該還在,你帶人去看一下,運過來。我教你們種。”
“就我們幾個去吧,要是多的話,再來通知大家。”潘氏說。
里正和駱老太帶著三個孩子去了山裡,潘氏把碗都洗了,一邊和陳帆聊天,一邊把紅薯切成了一段一段的。
沒多久,里正就跑了回來,去村上喊人。隨著通通通的一陣腳步聲,很多人跑到山裡去了。
過了四十多分鐘的樣子,人群回來了,陳帆走出了門。
紅薯藤都堆在院外的空地上,一群人稀奇地圍著。
潘氏把紅薯端了出來,村民們都用手捏起一段紅薯,吃了起來。然後,大家都說好吃,就是沒吃夠。
里正清了清嗓子:“這是紅薯,畝產量很高,很容易吃飽。大家現在把紅薯藤種下去,冬天就有糧食了。”
眾人開始議論,無非就是怎麼種,能收多少之類的。
陳帆拿了把剪刀,剪了一截藤,舉了起來。
場上安靜了,陳帆用手比劃著說:“看好這根藤條,看好每根莖葉長的方向,都是往上的。數八九張葉子剪一段,八九張葉子,靠著葉柄剪。上面這部分藤是長的。”
她對著一些藤條咔嚓咔嚓剪下去,說:“每家拉一根藤條開始剪,每家先剪一百根。”
有人回去拿剪刀,有人留下來扯藤條。小孩子覺得好玩極了,拉著藤條跑出去老遠,還比誰的藤條更長。
上馬村只有十九戶人家,大家都站在空地上,一邊幹活一邊拉家常。一百根紅薯藤沒費多少工夫就剪好了。
“你們村的地肥嗎?”陳帆問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