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幹用創匯這個極具吸引力的甜頭,撬動了兩個大廠之間的合作——一拖和985廠一樣,都是正廳級的國企。
沒有一個能壓倒所有困難和障礙的由頭,李幹這麼一個小人物憑什麼去促成此事。
默罕默德當然沒有向他透露過採購59中坦這件事,然而李幹知道,埃方很快會提出這項採購計劃,前前後後購入500輛59中坦,全部由一拖生產。
飛機制造廠能生產坦克?
答案是肯定的!
起碼生產主要零部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985廠的鍛造水壓機是萬噸級的,比一拖的都要厲害。
飛機對材料密度、韌度、強度要求更高,對戰鬥機來說,有“一克空重一克戰鬥力”的說法。
從飛機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工程師們一直以來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降低飛機重量,即空重。同樣推力下,空重越輕,載重越大,就能掛載更多的武器彈藥。
接下來幾天,毫米波雷達樣機運抵71師修理所,隨車而來的還有吳強帶的兩名技術員。
吳強就一頭紮在修理所裡,給予小巧的機載毫米波雷達來研製炮兵偵校定位雷達。
他把李幹拽過來,道,“老李,你不要跟我藏著掖著,你肯定很瞭解這方面的技術,沒有你不行。”
李幹看著一旦開始工作就跟蠻牛一樣向前衝的吳強,熄了休息的念頭,埋頭跟著苦幹了。
71師修理所的技術實力不錯,原材料不缺的情況下,只花了十幾天的時間,一臺炮兵偵校定位雷達誕生了。
跟一口大鍋似的天線安裝在了可以轉動的基座上,用一根液壓伸縮杆支撐,操作端在天線後方,基座可以人力轉動,也可以接上電池透過電力來驅動。
李幹看著這臺炮兵偵校定位雷達,不無遺憾地說,“體積還是太大了。”
吳強瞪著眼說,“這還大啊?比小卡車還小,國外的產品也小不到哪裡去。”
“的確,英國佬剛剛搞出來的辛柏林也是差不多大小。”李幹順嘴說了一句。
吳強皺眉問,“你怎麼知道的?”
該死,忘了這年月里人們那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李幹隨口解釋道,“從報刊上看到了。行了,是騾子是馬,得遛一遛。何師長,安排測試吧?”
“好!”
何衛東早就迫不及待了,他安排了一門130毫米火炮早就在發射陣地上翹首以盼了。
吊機把樣機吊裝到一輛卡車裡,拉著就往預設的陣地上去。
李乾坐在212吉普車上跟著走,盯著卡車看,琢磨著,如果能把雷達安裝在卡車上,機動性不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嗎?
甚至可以用卡車作為基座,直接把自行式炮兵偵校定位雷達搞出來,大大提高了靈活性,自保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山路搖搖晃晃,眾人抵達預設陣地。
吊機把雷達卸下來,吳強帶著兩名技術員,在一個班的戰士配合下,完成了安裝工作。
“雷達開機!”吳強控制著激動的心情,手裡拿著硬紙板,下達了指令。
兩名技術員負責操作,雷達開機,天線固定一個方向。
“何師長,請通知火炮射擊。”吳強說。
何師長拽著電臺送話器下達射擊命令,“開始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