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試飛員?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試飛員是飛行員中的技術員,試飛員必須要掌握飛機技術,從而懂得“為什麼要這麼設計、這麼設計的目的是為什麼”。
並且要知道部隊需要什麼樣的飛機,要向研發團隊提出建議意見。
前世作為超級王牌試飛員,李幹試飛過多達三十多種機型,其中戰鬥機這條支線裡,從殲-10開始,到殲-16、殲-20、殲-36,所有的主力機型,李幹都是滾瓜爛熟的。
在成為試飛員之前,他飛過包括殲-7在內的,東大空軍現役中的所有機型,包括運輸機、加油機、轟炸機,他甚至有直升機駕駛資質。
“李排長,我們想湊錢請你吃飯,一定要賞臉。”
機務中隊中隊長萬勝利站在登機梯上,一邊幫著李干係好安全帶,接通無線電,一邊誠懇地說。
此前,李乾的暴力起飛引起了機務大哥們的不滿——你倒是爽了,可就苦了我們這幫負責保障的。
所以大家對李幹是頗有微詞的。
而現在,在得知了李幹所要飛的是沒有絲毫資料支撐的進階科目後,萬勝利等人對李幹就只有欽佩了。
那一句“如果我沒能完成任務,那麼我一定是血灑長空了”,透著的萬丈豪情和決定信念,震撼了所有人。
李幹接通儀表臺,咧嘴笑著,露出一口白牙,道,“我請你們,喝五糧液,咬死了。”
“沒問題,我們等著你安全歸來!”萬勝利重重地拍了拍李乾的肩膀。
登機梯撤走,機務人員引導李幹駕駛01號殲-7駛出停機位,隨後機務人員撤走。
李幹輕輕推動油門杆,蹬舵轉彎進入跑道的起飛位置。
當地夏季吹的是南北風,因此起飛方向是由北向南——起飛和降落都要求逆風。
殲-7的座艙空間很小,一米七八個子的李乾坐在裡面差不多塞滿了座艙。
塔臺上,穆罕默德中將舉著望遠鏡仔細觀察戰機的外形。
埃及空軍有使用蘇氏戰機的傳統,他們對脫胎於米格-21的殲-7,還是有些青睞的。
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前,埃及空軍有210架米格-21,是其空軍的主力戰機。
二十天的戰爭結束後,埃及空軍損失慘重,急需補充戰機。
他們有大量的米格-21的使用經驗,裝備殲-7後,部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形成戰鬥力。
最關鍵的是,一場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資金,對囊中羞澀的埃及空軍來說,殲-7物美價廉。
可是,如果殲-7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他們會毫不猶豫放棄。
穆罕默德此行便是對殲-7進行最終考察,從而做出初步決定。
起飛位置上,塔臺指揮員向李幹通報了風向風速,下達了起飛指令。
李幹默唸,夥計,食粥食飯就看這一次了,來吧,興奮起來!
他猛地把油門杆推到盡頭,發動機立即進入加力狀態,WP-7發動機尾噴口噴射出橘黃色的尾焰。
站在平行公路上的萬勝利等機務人員,看到這一幕後,臉一抽一抽的:哥呀,你怎麼還玩這一手啊,就不怕再爆機嗎?
李幹必須這麼做。
因為埃方提出的要求裡,就有這麼一條——戰機必須具備較強的短距起飛能力。
飛機起飛是需要滑跑至一定速度的,各不相同。
比如客機,不滑跑個千八百米,別指望能拉起。
殲-7採用的是三角翼氣動佈局,形成仰角後迎風面積小,起飛距離通常在600米以上,滿油滿載情況下會超過800米。
不過,01號改進型原型機加裝了前緣襟翼,起飛效能得到了增強。
問題是,前緣襟翼到底能不能發揮作用,能發揮多少作用,現在大家都不知道啊!
李幹無疑是在用生命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