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儼這幾年“韜光養晦”,即便是先前練了些功夫,如今的身體也不如從前那般靈活了,練的功夫也全都荒廢了,身上多是贅肉,反觀李二陛下,雖說正是繁忙,但是一有功夫,還是喜好那些刀槍棍棒。
大唐兒郎善騎『射』,皇室更是將騎『射』作為必須課,李承乾即便是當了太子之後,也有專門的師傅教習功夫。
而李二陛下這個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帝王,會制服不了一個李安儼?
屋子裡的氣氛瞬更加凝重了,面對如此形式,張亮額頭上已經出現了細密的汗珠。
李二陛下看到張亮這般反應,心中也是嘆息一聲,早就知道,張亮此人,打仗有些才能,只是其餘的.......
目光旋即又落在了李治身上。
“如何?你還要與朕這般對峙下去?”李二陛下看著李治問道。
原本李治在他眼中是個本本分分的好孩子,可是看看這幾年吧,這個好孩子,都幹了些什麼,或許當初就不該心存一念之仁,讓他留在長安,待在這十六王宅之中。
“父皇,兒臣已經無路可走了,眼前這條路,是天塹,還是通途,兒臣都不得不走下去了,就如同當年的父皇一樣!”李治說道。
李治在李二陛下面前提起了當年,這當年,便說的是當年的玄武門。
或許李治是對的,若是當初李二陛下不在玄武門斬殺太子承乾,或許今日,李二陛下的下場與這王宅之中的王爺們一樣,或許還更慘烈。
所以,李二陛下瞄準時機下手了,帶著天策府一干文臣武將在玄武門動手了。
結局是,他成功了。
然而他的成功,卻讓更多人想要效仿,李治便是其中之一,只是地點不在宮中,而是在這十六王宅。
李二陛下玄武門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反觀李治現在呢?天時沒有,地利算是佔了一點點,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和,但是他們的人心,齊嗎?
二者對比一下吧,李治比李二陛下如何?李安儼比長孫無忌如何?張亮比之程咬金、玄明德、尉遲恭等人,如何?
張亮或許是他們當中用處最大的一個人了,可是張亮的心,與他們不和,張亮是被李安儼生生的推到李治的這條船上的。
或許現在,李二陛下只要一鬆口,說對張亮既往不咎,張亮便能跪地拜謝,臨陣倒戈。
但是李二陛下不會這麼做,對於用人,李二陛下是用人不疑,但是也是一次不忠,倒不是百次不用,心裡總會留下一根刺。
李二陛下是大度,但是這份大度,是給忠於他的臣子的,不是給那些『亂』臣賊子的。
此事一了,無論如何,張亮的下場,不會好到哪兒去的。
李二陛下不知道外面帶著人來為他解圍的是他的寶貝閨女,他能如此安定,是因為皇帝出宮,暗衛隨行。
暗衛永遠是躲在旁人見不得的地方,李二陛下進了這房間,被他們三個挾持,再到院子裡的御林軍統統被殺,暗衛都看在眼裡,只要李二陛下一聲令下,房間中的李治、張亮、李安儼,將無一活口。
喜歡大唐第一少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