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欽這些日子以來,對右武衛的行事風格有了些微瞭解,主動開口提議道:“我想讓它們在齊州本地繁衍生息,能不能加錢,九成母一成公?”
衛欽不僅會看胖瘦,還會分公母。
林金輝說到:“你是秦將軍、秦校尉親近人,四捨五入就是我們右武衛的自己人。談錢就太見外了!”
鼓勵道:“你直接挑,放心大膽地挑!”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世界上也沒有不求回報的付出。
林金輝為了打消衛欽的顧慮,說道:“衛郎君,等你的牛羊返鄉的時候,記得替我們右武衛揚揚名!”
衛欽轉頭看一眼旁邊的秦景和盧照,應承道:“必須的!”
手指著不遠處的羊圈,說道:“這些可都是實證。”
若非大吳軍隊在草原上的大勝,哪來這麼多物美價廉的草原牛羊?
人會化妝掩飾,牲畜可不會,尤其是被剃光了毛的羊,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到底是結實、虛胖還是骨瘦如柴。只需一眼,便能大致想象出它們在鍋裡會是何種滋味。
既然林金輝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衛欽便毫無顧慮地指揮起親隨去羊圈裡捉羊。“這隻,這隻,還有那隻,年節時用來燒烤,再好不過!”
林金輝在旁邊說道:“待會我吩咐人在附近劃一片營地,衛郎君挑中的牲畜都挪進去,你晚上派幾個人過去看著就行了。”
貨物既已售出,概不退換,責任自負。
衛欽忙不迭地點頭,“好!”
莊旭趕到時,一行人正在選牛。
這次衛欽並沒有一味的往大里挑,而是肥瘦各半,頗為講究。
他沒有親自下過地,但從小生活在鄉間田野,對農事也算略懂一二。
草原牛的骨架比齊州本地的牛要大得多,如果體型格外突出,意味著犁架需要重新打造,平白多一筆支出。
帶上鼻環它是耕牛,沒帶鼻環,那就是草原上來的野牛。
莊旭問道:“挑得怎麼樣了?”
衛欽笑道:“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沒扶過犁,只能估摸著來了。”
莊旭暗道一聲失策,早知道該從幷州帶幾位熟稔農事之人同行。畢竟南衙繳獲的牛,是按照耕牛的規格,而非肉牛來賣的。
好在慈州與山西相鄰,這點竅門該是瞭解的。從周邊百姓的“熱情”程度就能看出一二。
莊旭轉移話題問道:“衛郎君,如此多的牛羊,你打算怎麼銷?”
他這一陣盡為這些事情頭疼了,原來繳獲太多也是一種負擔。
衛欽哈哈一笑,“這還不簡單,親戚朋友間分一分,還不夠呢!”
莊旭恍然大悟,狗大戶的朋友自然也是狗大戶。不管他們是自用還是分銷,這三瓜兩棗的,也就夠塞牙縫得。
扼腕道:“可惜我們此行不能繞道山東,經過齊州。”
衛欽笑道:“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我運回去也是一樣的。”
作為地方豪強,從私心來說,他們並不歡迎外地軍隊過境。
哪怕南衙四衛在吳越的統帥下,作風相對正派,依舊會受到地方勢力若有若無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