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只覺得段曉棠似是而非的感慨驢頭不對馬嘴,不過並不敢置喙,畢竟這一打眼就知道是貴人出行的架勢,不敢有絲毫怠慢。
段曉棠看出農人的不安,並未多做停留。輕輕揮了揮手,示意親兵們跟上,隨即躍上馬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幷州城的方向馳騁而去。
當他們的隊伍距離城門口約有數里路,將要拐上大路時,望見前頭一輛馬車並數員隨從阻截了道路,似乎遇到了什麼麻煩。
曹學海立即催馬向前,一番查探後回來稟報道:“將軍,前方馬車陷入了坑中,無法動彈。”
在段曉棠看來,鄉間小道最重要的功能是指引方向,至於平坦與否,向來是可遇不可求,全看周圍群眾和過路人的良心。
段曉棠向前方招招手示意,“你們去前頭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曹學海領命,帶著兩名親兵策馬來到前方陷坑的馬車旁。
好在此處距離幷州城已不遠,一群人雖然身材魁梧,但眼神清澈,一看便知並非惡徒,不會引起隨從們的戒備心理。
曹學海走到一名貌似護衛的人跟前,客氣地說道:“我們途經此地,能幫上什麼忙?”
這一支隊伍約有五人,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來看,顯然是某個大戶人家的僕役。
在隊伍的正中央,一輛古樸而典雅的馬車靜靜地佇立,由一匹健壯的單馬奮力拉拽,想必這便是他們的主人所乘坐的座駕。
此刻,馬車的右輪深深陷入了一個一尺多深的大坑中,進退兩難,周遭的氣氛也因此而略顯緊張。
出門在外,誰沒有個需要幫助的時候。搭把手,在旅途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護衛見狀,爽快地說道:“煩請幾位郎君,幫忙將馬車抬出來。”
曹學海見狀,說道:“要不請貴主人先下來透透氣。”
從這支隊伍的配置來看,馬車內顯然有人。如果加上侍奉的奴僕,重量可不輕。
護衛面露尷尬,低聲解釋,“不大方便。”
曹學海會意,車廂內定是個女子,還是個頗為講究的女子。
隨即擼起袖子,招呼身旁兩位同樣身強力壯的親兵,“我們先把車廂抬起來。”
並同護衛說道:“你派個人去前方,幫忙牽拽馬匹。”
護衛立即點頭答應,示意旁邊一人去前頭,和車伕一同牽拽韁繩。
曹學海一看就是能主事的,便由他來喊號子指揮。
曹學海同幾個人一起彎腰,有的抓住車輪,有的抓住車架。
大聲喊道:“預備——起!”
曹學海一聲令下,車廂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竟然緩緩地、穩穩地被抬了起來。
與此同時,前方的馬匹發出一聲激昂的長嘶。韁繩緊繃著拖拽車廂緩緩向前,車輪終於慢慢離開了泥坑。
曹學海等人立即退後一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和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