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廣運問道:“林娘子以為該如何做呢?”想聽聽林婉婉對於具體執行的想法。
林婉婉在長安醫學界有兩大知名特點,一是醫術獨到但瘸,二是為人很慫。一旦遇到鬧事的,躲得比誰都快。前者說的是她的專業能力,後者則是大家對她行事風格的評價。
以朱大夫的推測,林婉婉大概是學醫期間遇上過一些事,這才落下了毛病。
但從她在齊王府乃至鉛丹等一系列事情上的表現來看,稱得上剛烈,與以往的形象截然不同。
林婉婉沉吟道:“醫家有行會,方向列出來,我們可以慢慢討論。”
林婉婉如今在長安醫學界只算有一席之地,還稱不上呼風喚雨。一來她資歷淺,二則是因為她的女子身份。
譬如說自從濟生堂成立後,每年義診等事務上,她出人出力都是最多的,偏偏至今坐不上話事人的位置。
林婉婉請各位醫家喝茶,自然打的是私下拉攏的主意,康樂堂是重中之重。
倒不是因為謝靜徽的關係,而是因為康樂堂是家族產業,裡頭的人不是謝廣運的叔伯兄弟,就是他的子侄。比之其他醫館東家,自然多了幾分人情味,更關注安全問題,畢竟那些都是他的親人。
謝廣運承認他的確有些心動,醫家進退一致,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地位,同時對某些別有用心者形成震懾。
哪怕依舊無法撼動權貴的心思,但對市井百姓同樣有效。作為民間大夫,他們面對最多的還是那些普通病患。
謝廣運問道:“如果判斷牽連範圍,三服還是五服?”
林婉婉驚訝不已,“啊!”
她只想限制鬧事者本人,哪料到謝廣運比她狠多了,一開口就是株連。
謝廣運一看林婉婉的表情,就知道她是怎麼想的。諄諄教誨道:“林娘子,你的想法還是太簡單了。人,他不只是一個人啊!”
他背後是相關聯的無數的族人和親朋故舊。
對於普通的醫鬧者而言,全憑一個 “鬧” 字。
這種事哪是一個人能幹得下來的?還不是靠著親朋故舊的支援。既然好處一塊分了,壞處就該一併擔著。
林婉婉習慣了禍不及家人的思路,萬萬沒想到大吳是另一套社會人情倫理。
就像張法音給尹金明夫妻開出的良方是用宗族和孝道對轟,而謝廣運則是借用族人親眷的安危,震懾一些別有用心者。
林婉婉暗道一句,還是沒背過任何宣言、誓言的長安土著大夫思路寬廣啊!
自己差點把路走窄了。
既然兩人目標相同,在這件事上初步達成一致。
謝廣運勸林婉婉,先別把這件事攤開來說。
吳愔剛犯下事,醫家就聯合起來搞黑名單制度,豈不是將大吳醫鬧第一人的名頭,強行按在吳愔頭上。
雖然實情的確如此,但這樣做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