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舜在位頗有賢能,舉民愛戴,是一位賢皇,然而他在位之期,正至水患難之時,哀愁風雲一片。
“諸位大臣,你們可知這禹是何人也?”
在數日之前,禹便來到了首都,向帝舜推薦自己治理水患。
其實以禹之能,治理水患並不需要得到帝舜的旨意,但是作為鯀之子,他有義務為自己父親正名。
下方,諸位大臣之中一名老者站出,面向帝舜開口道:“禹乃鯀之子,早有聽聞,其是從鯀腹部剖出,出生之後,便被聖師道衍天尊收為弟子。”
“聖師!”
帝舜神情一震,道衍天尊的名號,雖然在數百年間漸漸有些衰弱,受眾大不如從前,但是帝舜作為軒轅後輩,對於聖師的尊重絕對是誰都無法超越的。
“汝說禹是從鯀腹中剖出,這世間還有如此詭異之事?”
面對帝舜的驚歎,極為聖賢失聲一笑,“共主不必驚訝,想我人族此類之事也有不少,”
“天皇伏羲乃是母后華胥氏踩雷澤巨印而孕,地皇神農氏則是母后任姒見神龍而孕,這禹生有異象,豈不印證此子不凡?”
“而且此子出世,便吸引了聖師收徒,或許,禹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水患而存在。”
帝舜在諸大臣的述說之下,頓時激動萬分,“如此,還是快快招此子入殿前來。”
帝舜有賢能,其實誰人治理水患都不要緊,但是唯獨不能是鯀之子,因為鯀已經讓天下人族失望過一次了,若是帝舜加以重用,導致出現鯀的情況。
就算他是共主也會冠以一個用人無能的稱號,對於帝舜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汙點。
禹入殿之後,宣言自己的治水理念,頓時得到了帝舜與諸位大臣的一致認同,當即封為大司馬,治理天下水患,傳達共主旨意。
只要禹需要用人,他可以隨意在人族部落徵調。
禹被帝舜冊封大司馬,按照人族之中的規矩,他的稱呼也需要改為大禹,以此彰顯身份的不同。
大禹治水,名傳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大禹也不負所望,以黃河為中心,遇山則以開山斧劈之,遇河水氾濫則以定海神針引流鎮壓河水暴動。
十萬大山,隱蔽在億萬裡荒蕪大地之中,有一座宮殿。
宮殿之中,聚集起萬千大妖,每一個都不弱金仙的存在,還有數千太乙妖王,就連妖神都有數十名。
其中端坐首位者,正是當年妖庭十大妖神倖存者,白澤。
白澤知曉天命,逞吉避兇,天生便有一顆玲瓏心,在巫妖大戰之時,東皇太一聚妖他便發現不對勁,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遁走,第一時間回往妖庭,捲走無數靈寶與殘存妖族。
帶著殘存的妖族來到十萬大山之中,依靠著他的手段,與在妖庭寶庫獲得的靈寶妙藥,在這裡凝聚起一股不小的勢力。
“吾聽聞人族之中有聖賢降臨,治理水患,取的不小的成就。”
端坐首位之上的白澤,微微一笑,向著下方群妖望去,最終目光停留在無支祁身上。
無支祁神色一凝,從隊伍之中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