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麼說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但陳然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沒什麼好顧慮的。
“所以伱最喜歡男女角色是喬峰和阿朱了?”
“是的。”陳然並不否認地點了點頭,不過他隨即話鋒一轉,“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不是喬峰,而是另有其人。”
“誰?”
“是慕容復,是掃地僧,還是逍遙三老?”
“都不是。”陳然果斷地搖搖頭,然後給出了一個讓大家頗為意外的答案,“是遊坦之。”
這可是被後世網友稱之為舔狗鼻祖的傢伙。
遊坦之?
有些人露出恍惚之色,而有些對《天龍八部》算不上非常熟悉的傢伙,一時半會還想不起這個名字。
陳然面對著各種長槍短炮,則繼續自顧自地說著。
“我不知道金庸先生出於什麼原因創造了這麼一個角色。”
“他的人生實在是太可憐了。”
“首先,他家破人亡,然後又愛上了仇人喬峰的小姨子,愛得無可救藥,不可自拔。”
“甚至……為了醫好阿紫的眼睛送出了自己的雙眼,但即使如此阿紫都沒正眼瞧他一眼。”
“這算什麼?”
“我甚至懷疑現實世界裡是不是有一個叫‘遊坦之’傢伙和金庸先生有深仇大恨,他便故意把此人寫入了作品裡。”
這些記者們聽陳然如此說,終於有了印象,想起了這個不起眼的小角色。
畢竟將自己的眼珠挖出來送給心儀姑娘,即使放在武俠的橋段裡都太炸裂了,甚至人家還不領情,覺得是你硬要送的。
“所以……”陳然非常認真地對著攝像機,一字一句地說著:“男孩子們聽好了!即使再喜歡一個女孩子都不要當舔狗,即使對方長得像王語嫣那麼漂亮也不行。”
“舔狗是什麼?遊坦之這樣的就是舔狗!”
“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依然得不到任何回報,這有什麼意義呢?”
“總之一句話,舔狗不得好死。”
“你們必須要切記!”
舔狗?這個詞形容地好貼切啊!
由於這個年代的網路詞語還不豐富,記者們開始驚歎於陳然的“造詞”功夫。
他們更想不到陳然竟然能借“遊坦之”的例子來告誡男孩子們。
在這個年代人們不是常說,男追女隔重山,但只要有耐心,有決心,持之以恆的話,一定能夠愚公移山,感天動地嗎?
怎麼到了陳然的嘴裡全變味了?
可是他們一想到“遊坦之”的例子,似乎又覺得陳然說得有道理。有些女人就像阿紫,不是你願意付出就能追到的,反而會遍體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