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姚明露出羨慕之色。
“可我要參加亞運會啊,這是條件,你就不用參加亞運會了。”
下一屆亞運會是三年之後,又是處於NBA的賽季,姚明也覺得自己沒什麼可能性參加。
“明年奧運會,你們網球隊要集訓多長時間?”姚明有些好奇。
“別人我不知道,但我頂多一個星期就夠了。”陳然非常肯定地說道,“個人運動,你覺得集訓有什麼用?又不像你們團隊運動,要培養默契。”
姚明撇了撇嘴,有些話沒直說。
他是業內人士,知道里面的水分和套路。
說句實話,華夏男籃哪怕集訓時間再久,這幫人到了場上的時候,還是一運二停,然後四處張望,默契程度遠遠比不上那些只訓練了一兩個星期的歐洲球隊。
當然,如今的華夏男籃在亞洲還是極具競爭力的。
至於集訓有沒用?一個月可能還行,但超過一個月,人基本都麻木了,畢竟不是機器。
足球隊也是,集訓半年,結果上場後還是沒有默契。
但大家都是在這個圈子裡混的,看破不點破。
因為只有集訓了,才能申請更多的經費。
然後再以國家隊名義去外面打熱身賽,給領導們的親戚開的公司創收一下。
所以像大球專案的油水非常多,尤其是足球、籃球這樣的熱門專案。
網球如今雖然也算熱門,但因為它的特殊性,比如球員們都是獨自在世界各地參加巡迴賽,這讓領導們親戚開的公司找不到撈油水的機會。
“你最近有比賽嗎?”姚明又問道。
“沒有,退出了所有的草地巡迴賽,7月份直接空降溫布林頓。”
“真好。”姚明憋了半天,吐出了兩個字。
他懷念在NBA的日子,雖然賽程忙碌了一點,壓力也很大,但總體而言還是挺自在,一想起這漫長而又煎熬的集訓,又對比下陳然,心裡百般不是滋味。
緊接著,在姚明的引薦下,陳然和男籃國家隊的球員一一握手。
雖然這輩子陳然沒看過籃球比賽,但前世的自己是狂熱足籃雙棲球迷,看著國家隊裡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心裡也是感慨萬千。
不過2003年的易建聯,還沒入選國家隊,另外一人還滯留在美國。
“這個是朱芳雨。”姚明介紹道。
“龍拳?”陳然心裡嘀咕了一句,臉上微笑道,“你好,久仰大名了。”
大名?啥大名?
朱芳雨聞言,一臉疑惑,我明明還是一個新人啊。
陳然反應很快:“去年世錦賽你面對美國隊獨得14分,而且面對全明星球員保羅·皮爾斯,成功打成2+1!”
年輕的朱芳雨,被陳然說的有些不好意地笑了。
其實這個年代知道這些的球迷不多,但在後世發達的自媒體薰陶下,陳然就被普及了一次。
由於華夏體壇兩大頂流的見面,雖然當事人很平靜,但在場的所有體育記者興奮不已。
“你好,陳然!”
一個籃球記者抓住機會立即提問,“華夏男籃的球員,除了姚明之外,你還有比較喜歡的嗎?”
“有,應該是……”陳然頓了頓,緩緩而道,“王治郅!在我少年時期,我一直非常喜歡看王治郅的比賽,他技術全面,腳步靈活,又是一個左撇子。”
此話一出,一些網球記者還沒反應過來,但那些籃球記者的臉部表情精彩不已。
同時,不遠處前來督查的籃協信大人,在聽了陳然的話後,臉色立即黑了下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