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在心裡感慨了一下。
澳網的時候,他也曾經和阿加西進入決勝盤,但大滿貫的決勝盤是長盤決勝。
上一次和費德勒在魔都切磋交手,進行了一場“搶五”賽,陳然贏得了勝利。
這一次的“搶七”,他希望有同樣的結果。
費德勒進行第一個發球,依靠著豐富的臨場經驗和節奏的變化,他成功拿下第一分。
陳然也手段盡出,保住了自己的兩個發球。
2:1!
2:3!
4:3!
雙方比分不斷交替上升,這一回竟然誰都沒能完成迷你破發!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進入搶七後,陳然的一發成功率高得可怕,竟然沒出現一次一發失誤,似乎每一個發球動作,都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裡,成為了他肢體的本能反應。
至於費德勒,他出現了兩次一發失誤。
好在他依靠著高質量的二發,還是保住了自己的發球。
4:4!
費德勒再度依靠著其標誌性地單手反拍打了陳然一個措手不及。
他的單手反拍太具備迷惑性了,這一次的擊球方向和陳然的判斷再一次相反。
第二個發球……
一發失誤!
這一次,費德勒的發球狀態再一次出現了起伏。
陳然趁著這間隙時間,蹲下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但同時依然專注地凝視著前方。
“第三次一發失誤了……”他在心裡默默嘀咕了一句。
這一回,費德勒將會如何進行二發?
費德勒剛剛的一發選擇了外角,壓制陳然反手的戰術意圖已經暴露,那麼他的二發應該改變戰術?還是繼續堅持?
比賽進行到了如此關鍵時刻,為了保險起見,他二發的速度和力量都必然會降低下來,那麼選擇什麼戰術才能夠達到壓制效果?
費德勒在算計,陳然也在算計。
到了這個階段,意志、體能、計謀,已經是全方位地比拼了。
兩位球員隔網相對,卻能夠深深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氣場正在洶湧碰撞。
二發!
時速177公里,肉眼可見,這次的發球速度下降了整整兩個檔次,甚至可以認為費德勒是在有意降低速度。
線路和落點則是外角,對方依然還是選擇了外角。
費德勒的二發,落在發球線上,非常驚險,也非常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