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委會是不是把這個臺灣人當成了一個軟柿子,有意安排他和那高奇在八強裡的比賽會面。”陳然的心裡不禁想著。
不過仔細觀察一番,他也發現八強的選手基本是來自歐美。這麼看來,這位來自中國臺灣的盧彥勳的確像一個軟柿子了,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難啃的骨頭。
陳然清楚,這一場比賽自己必須全力以赴了,哪怕有絲毫大意就極有可能止步於此了。
在陳然觀察著對方時,對方也在觀察著自己。
“十六歲就打職業了?”
“華夏大陸什麼時候出現了這種天才選手。”
盧彥勳也是一肚子霧水,此時的他不過十九歲,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打入大滿貫8強,還能成為挑戰賽之王,在面對華夏大陸的選手時,也不敢有絲毫輕視之心。
在世界網壇,十六歲能打職業的確有不少,但華人選手印象裡只有一個張德培。
陳然能贏一場可能是運氣,可他加上資格賽已經連贏五場了,這樣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兩人就在網球場兩端的底線上,互望了對方一會兒。
“拿到發球權,至少運氣沒那麼糟糕!”
噠噠~
陳然站在底線,有節奏的拍打著網球,同時調整著身體狀態,使自己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當然也有故意拖延時間,跟對方玩心理戰的想法。
這一點,陳然是師從於巨頭級大師德約科維奇。
德約科維奇在發球階段,就以墨跡著稱,當然他也被譽為玩心理戰的高手,在發球前甚至要拍網球十幾下。
陳然在發球階段所耗費的時間,不至於像德約科維奇那麼誇張,但也讓對面的盧彥勳有些焦急。
一般越是年輕的網球運動員越是急躁,隨意拍幾下球,便大力地掄了出去。
陳然的一發有所保留,無論是追求角度的上旋發球,還是追求速度的炸彈發球,都沒被他採用,而是用一個比較普通的發球進行開局,想去試探一下對方的接發球能力。
盧彥勳看到陳然擊出的球朝自己飛來時,整個人的精神也是高度集中。
“這是在試探我?”他瞬間就猜出了陳然的意圖。
盧彥勳並未觀察過陳然之前的比賽,但他明白如果對方只有這樣的發球質量,又怎麼可能打入8強的。
他果斷回了一個高質量的底線球,陳然也陪著對方玩起了底線大戰。
雙方你來我往,多拍僵持著,最後陳然是以一個出其不意的放小球拿到了第一分。
15:0。
“這放小球的技術怎麼這麼老練!”盧彥勳內心吃驚不已。
這種打法真得很新穎,很少見到。
通常來說,大多數網球選手在放小球時的站位,一般都是在發球區和無人區。
像陳然這種藝高人膽大的,敢在底線直接放小球,的確是非常罕見的。
“華夏大陸竟然有如此青年才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