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不到190公里的發球,也能讓接發球的一方感到十分難受。
羅迪克就像一頭蠻牛,試圖在陳然的第一個發球局裡就發起衝擊。
陳然一開始想在自己的發球局裡搶攻的,突然心中一動,開始穩紮穩打地開始了防守反擊。
從觀眾角度,這種打法自然比不上羅迪克這種大開大合的打法,水銀瀉地般的進攻讓人賞心悅目。
但細心的觀眾也能發現,陳然對於每一擊的防守佈局非常精妙,讓羅迪克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他偶爾出現疏忽,陳然會第一時間立即搶攻,攻守之勢第一時間就會被扭轉。
這一局,羅迪克和陳然在打成40平之後,後者才艱難保下發球局。
然而,羅迪克的臉上竟然沒有任何欣喜之色。
他發現陳然竟然改變了打法,更讓他詫異的時候這傢伙的技術實在太全面了,即使只注重於防守,都能有如此出色的水準。
攻防俱佳!
而且陳然可以根據不同對手調整不同打法。
這真的是曠世天才!
羅迪克承認自己打得很難受。
只要自己在接發球的時候發揮出了高水準,那麼雙方就極有可能陷入一場極限拉鋸,十餘拍,甚至將近二十餘拍。
陳然的回球一次又一次地將落點控制在讓他非常不舒服的位置,逼迫他出現失誤,或者留出讓對方反擊的空擋。
剛剛第二局比賽,陳然看似贏得很艱難,但羅迪克也費了老大勁了。
“陳然從來沒有在如此重要的比賽裡打出這種型別的網球。”
“今天應該是他的第一次吧?”
“他膽子也太大了,在沒多少經驗的情況下,將這種打法直接運用在美網決賽這樣如此至關重要的時空上。”
不僅是羅迪克,那些業內的記者和球迷也對此震驚不已。
沒人知道,陳然在“模擬訓練場”裡對這種“防守反擊型”的打法早已經耳熟能詳,深入骨髓,形成了非常深刻的肌肉記憶。
砰!
隨著一聲脆響傳來。
羅迪克的一個擊球再次出界。
40比40!
在羅迪克一向引以為傲的發球局,竟然被陳然拖入了延長局。
“我感覺自己的發球水準似乎下降了?”
羅迪克的心裡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隨之他猛烈地搖晃了下腦袋,想將這個想法拋諸於腦後。
他瞥了一眼陳然的站位,不禁暗罵了一句:媽的,這是越來越靠後了。
當陳然的站位靠後時,加上他本身具有十分出色的接發球水平,這讓羅迪克想要發出ACE球,甚至發球直得的難度就加大了。
又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多拍僵持,羅迪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下自己的發球局。
一拍打不死,二拍、三拍,甚至七拍、八拍都打不死對方。
這讓羅迪克的心情很煩躁。
同時,漫天的噓聲從座無虛席的觀眾席上傳來,顯然那些傲嬌的美國觀眾不滿了。
“媽的,老子要看對攻!”
“這個華夏人一直防守防守,比賽太TM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