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哎,商竣程這體能,大滿貫第二次被人上演讓2追3了,只能說中國男網離大滿貫第二週還是有段距離。
……
陳然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劉祥。
你總不能說奧運會不是網球的全部,四大滿貫的成績同樣重要。
可對方是一名體制內,而且以奧運會為最高目標的運動員,你跟他說這個,等於在雞同鴨講,根本理解不了。
而且在這個時間說這些話,是有些傷風景的,沒有任何幫助。
劉祥特意來這裡,是想和陳然共同探討如何面對燕京奧運會日益臨近的壓力,不是來聽陳然訴說網球運動是多麼的特殊和與眾不同的。
“祥哥……其實我覺得你輕鬆點好,別太緊張了。”
陳然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開口道:“或許你可以試試讓公眾的期待感降低。”
“這怎麼行!”
劉祥瞪大了眼睛,“2004年的時候,我可是誇下了海口了。”
陳然也有印象了。
當時劉祥是這麼說的:我21歲的時候就奪冠了,而我25的時候,正值自己的巔峰時期,狀態只會更好。
只能說小夥子太年輕了。
當時的陳然怎麼說的?
四年太漫長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時候是什麼狀態,所以我無法承諾什麼。
他顯然比劉祥高明瞭許多。
所以陳然此刻對他有些無語。
讓你說大話,你看,這回旋鏢不是來了嗎?
“你身體如何,有傷勢不?”陳然突然開口問道。
劉祥回道:“還行……只是一點小傷,沒有大礙。”
陳然點點頭,他也不確定是否會因為自己的關係,引起蝴蝶效應。
“網球運動和110米欄的共同點是我們都非常依賴於雙腿的跑動。”陳然緩緩而道,“所以即使有點小問題,你也不能疏忽。”
“國家隊的隊醫說問題不大,運動員都是這麼過來的。”劉祥滿不在乎地說道。
的確,華夏運動員自古就有輕傷不下火線的傳統。
“……”陳然聽後卻頓時無語了。
如果他真的只有21歲,那可能會相信劉祥的話。
可是自己的心理年齡遠不止如此,加上前世的記憶,頓時就明白了什麼。
他太相信國家隊的隊醫了。不是說那幫人水平不行,而是那幫人都是混跡體制內的老油條,只聽領導們的命令。
之前李娜和陳然聊天時,曾經說起過自己為什麼在2002年退役。
因為當時的隊醫讓她打封閉和吃藥,這幾乎是為了亞運會的成績,而不惜毀掉她的職業生涯。
李娜不願意妥協,只能選擇退役。
陳然頓時可以理解李娜後來的那種暴脾氣。
幸虧後來孫繼芳出任網球管理中心的主任,才勸說對方復出,並一手推動了網球的單飛。
至於在這個時空,陳然的崛起和孫晉芳的上任,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只能說,天佑華夏網球。
陳然突然起身,開口道:“祥哥,你跟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