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們兩個人都有傷。
但區別在於陳然完全可以燃燒自己,因為他有這個底氣;而納達爾呢,他則有些投鼠忌器。
因為他還有美網要打。
“不過這一次,你不是一個人。”
“這該死而忙碌的賽程,真的把我們壓榨到了極限。”
緊接著,陳然透過團隊宣佈,他也退出今年的迪拜公開賽。
但這還不算完,他又宣佈退出“陽光雙賽”和“蒙特卡洛大師賽”,比納達爾還多退了一站的賽事。
理由有兩個:1、他繼續需要恢復身體;2、準備花這兩個月的時間完成電影拍攝。
第二點才是重要原因,而第一點是為了給第二點打配合用的。
既然劇本已經敲定,就得儘快開機。
陳然攜帶著“十七個大滿貫冠軍”的頭銜,已經沒人敢提出質疑之聲,而他本人也必須抓住這個風頭。
尤其是燕京奧運會所帶來的體育熱潮,尚未消散。
……
ATP方面自然非常頭疼。
“陽光雙賽”可是他們旗下所引以為傲的賽事。
從級別上而言,它們僅次於四大滿貫。
ATP為了保證讓頂尖球員們多參加巡迴賽,可謂是煞費苦心。
但這些規定對陳然而言,似乎沒多大作用。
這傢伙依然我行我素。
那是真的沒辦法了。
不過即使如此,ATP方面還不得不硬著頭皮給陳然發出祝賀信,希望對方的電影可以大火大紫。
然而站在陳然的角度,他還是非常認真地表示這種網球大電影的拍攝,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用陳然的經紀公司IMG的話說,這部電影的初衷是為了推廣網球運動,也是為了肯定陳然為這項運動做出的巨大貢獻而特意拍攝的。
他們是想透過這種“拍電影”的文娛手段,來潛移默化地奠定陳然是歷史第一人的固有印象。
“網球全型別場地之神!”
這是這部電影的主旋律。
其實站在IMG公司的角度,他們也是在冒險。
從劇本籌備的時候開始,他們就設了一個心理預期。
如果陳然無法拿出相應的實力,在各大型別的場地裡都做到統治地位,那麼這部電影的拍攝將不得不會無疾而終。
他們不能自己打自己臉。
如果陳然失去了統治力,他們就沒有理由繼續籌備這部電影。
他保持統治力,是這部電影能夠繼續拍攝的前提。
好在陳然也不負眾望,在電影劇本籌備和前期工作的準備時間裡,繼續高歌猛進斬獲各個大滿貫冠軍獎盃,甚至期間還贏得了一枚奧運會單打金牌。
這期間,包括羅迪克和瓦林卡在內的各個名將,也表達了對於客串演出的濃厚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