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遠在美國的李娜卻讓給華夏球迷見識到了什麼叫做“上限無限高,底限無限低”。
在沒了陳然的臨場指揮,加上奧運會之後連番征戰的疲勞,李娜的美網之旅止步於第二輪。
這也讓李娜曾經的塑膠姐妹薩芬娜暗諷:奧運會打得好又如何,在大滿貫裡打得這麼糟糕,是不可能贏得尊重的!
她顯然還在為奧運會半決賽的失利而耿耿於懷。
在華夏國內,也有一群網路黑子趁機跳出來興風作浪,嘲諷那枚女單金牌名不副實,或者離了陳然不會打球了。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理解,你看陳然都退出美網了,娜姐還連續征戰,但因為奧運會的影響,狀態不佳也是情有可原。
奧運會四年一次,而大滿貫比賽一年四次,這次沒打好,那下一次打好就是了,多大點事。
大多數人還是以鼓勵為主,並相信李娜遲早也能贏得大滿貫冠軍。
其實站在陳然的角度,李娜這次美網之旅沒有首輪遊已經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她前世在奪得法網冠軍之後,馬上在溫網上來了一個首輪遊,震驚了不少新入坑的網球迷。
同樣這一次也震撼了新入坑的奧運迷。
極不穩定的情緒和心態,非常容易影響到臨場發揮,這便是她的短板。
“本來奧運會已經很累了,而她在美網的第一輪對手也是實力不俗,兩人打滿了三盤,第二輪出現體能空巢輸球很正常。”
“網球比賽,狀態出現起伏太正常不過了。”
陳然在出席商業活動時,立即被媒體包圍著詢問“怎麼看李娜止步於第二輪”。
有些媒體甚至問:“沒了你的執教,李娜是否原形畢露了。”
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沒陳然執教,她的發揮的確有些判若兩人。
“她已經是奧運會冠軍了,相信以後能克服這個問題。”陳然如此說道。
媽的,這些狗記者就會挖坑。
李娜在奪得奧運會女單金牌後,人氣極度飛昇,已經反超了鄭婕,也僅此於陳然。
不過她可沒有陳然那麼圓滑,那火爆的脾氣估計要和那些記者有不少衝突了。
陳然在大學裡雖然選擇了新聞學,但他的目的是致敬勒布朗,學著他來控制輿論,使輿論始終處於對自己有利的位置。
但並不可能因為自己控制了輿論,就能改變那些記者們喜歡挖坑的本性,這是截然不同的。
“你現在的傷勢如何,會參加年終總決賽嗎?”
“我還沒決定,但大機率參加。空降年終總決賽,希望大夥兒對我的成績要求不要太高。”陳然打趣道,“網球比賽沒有常勝將軍,像我在巡迴賽裡也輸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你這是在凡爾賽嗎?
也不看看你在大滿貫裡贏了多少場比賽。
巡迴賽,除了年終總決賽之外,你經常會有所保留。
不過從陳然的言語來看,他看來還是希望參加今年的年終總決賽的。
畢竟,這可是在魔都舉辦的最後一屆年終總決賽了。
陳然還是希望能有一個圓滿的收尾。
明年起,年終總決賽就會移師英國倫敦。
甚至倫敦方面在考慮,明年的年終總決賽是不是要設在室內草地,而非是室內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