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次男女單決賽的收視率,都會創造新高。”陳然非常肯定地重複著這一句。
半決賽之後,他終於獲得了難得的一個休息日。
不過屬於男子選手的休息日,卻是女子網球的決賽日。
李娜和德門蒂耶娃之間的對決,或許會創造本屆奧運會的收視率新高。
當然,最高的收視率肯定是劉祥的比賽。
畢竟,比賽時間短,而且沒收視門檻,正常人都能看懂,這絕對是毫無懸念的收視第一。
球類比賽,無論是足球、籃球,亦或者是網球,還是有一些收視門檻的。
不過在女網決賽之前,會上演一場乒乓球男單決賽。
女單決賽已經決出勝負,冠亞軍都被華夏選手包攬。
而男單決賽的兩個選手也全是華夏人,同樣也算已經包攬了金銀牌。
球類專案裡,最穩的果然還是乒乓球。
畢竟華夏方面往往可以拿出雙保險,甚至三保險的配置,這讓其他國家隊怎麼玩?
甚至華夏國家隊裡那些陪練的傢伙,隨便一個去國外,那都是橫掃千軍的存在。
也有人形容,華夏乒乓球的冠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無數有著世界頂尖水準的陪練犧牲自我,才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奧運會冠軍。
這就是乒乓球。
如果換成網球的話,職業巡迴賽上可沒有國籍限制,這些才俊們大可以打巡迴賽狂賺錢和賺積分,但乒乓球無法這樣。
“王勵勤對王皓,雙王對決。”
雖然華夏國乒在時隔八年之後,終於可以確保再度拿下男子單打的金牌。
但陳然還是很好奇自己引起的蝴蝶效應是否會繼續擴大。
是王勵勤終於圓夢,還是有著“千年老二”的王皓終於打破詛咒。
以陳然的身份,搞到一張決賽門票並不難。
所以他便戴上口罩,帶著助理,前往了乒乓球男單決賽的舉辦地。
不過當他來到決賽現場之後,卻是嚇了一大跳。
好傢伙,決賽現場竟然有那麼多女球迷!
如果要比較奧運會各專案現場的女性比例,那麼乒乓球專案一定是斷層領先的。
可是……今夕是何年?
如今的國乒,好像還沒開啟大規模的飯圈模式吧。
陳然頓時有些迷惑不解。
難不成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那些飯圈就應運而生了?
陳然看到了一個相熟的央視記者,便上前小聲跟對方打了一聲招呼。
這位央視記者也是摸著下巴,望著這一幅壯觀的景象,若有所思。
這幅場景有多麼瘋狂呢?
無數妹子們高舉著廣告牌,呼喊著“王皓”的名字,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這難道就是傳說當中的應援?”陳然默默嘀咕了一句。
“應援”這玩意兒,原來只屬於流量明星的,但後來又被國乒給繼承,甚至還發揚光大。
可現在還只是2008年。
“小李,這是怎麼回事。現在的國乒一直都是如此嗎?”陳然不禁低聲詢問那個央視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