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己巔峰時期,偏偏被同樣處於巔峰時期的陳然給牢牢壓制。
這是一件讓他十分痛苦的事情。
再這麼下去,費老二都快變成費老四了。
沒有成績,你打球再優雅也沒什麼用。
另一場半決賽,陳然和納達爾之間的交手,也是復刻了去年的經典一戰。
兩個網球歷史上最強的紅土戰力,再一次上演了巔峰對決。
如果將比賽放大到每一盤,每一局,每一分,你會發現這兩人之間的交戰非常激烈,幾乎是難分勝負的樣子。
但觀察仔細的人會發現,在這場比賽裡,陳然的犯錯率低得可怕,尤其是非常受迫性失誤的數量,遠遠少於納達爾。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這兩個“紅土之王”的實力差不多。
但偏偏,陳然的犯錯誤機率是低於納達爾的。
這個微弱的差距,在雙方的發球局裡並不明顯。
畢竟,你想破掉對方的發球局,必須要比對方多贏至少兩分。
但是,在搶七局裡,每一次的“迷你破發”都彌足珍貴。
陳然竟然透過三盤“搶七大戰”近乎完美的表現,以3比0橫掃了納達爾。
第一盤,7比6(11比9);
第二盤,7比6(12比10);
第三盤,7比6(10比8)。
三盤比賽,三盤搶七,而且每一盤搶七,陳然都才贏了納達爾兩分。
比賽結束後,納達爾坐在椅子上,捂住臉,哭得非常傷心。
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極限,甚至極限中的極限,已經再無法提高一點了。
畢竟,網球比賽裡,再優秀的球員總歸有失誤。
陳然也有失誤,但偏偏他的失誤比自己還少。
少到讓納達爾覺得自己找不到任何的機會。
比分看似接近,但自己不得不接受被陳然3比0橫掃的局面。
他在連續三年闖入法網決賽的情況下,在第四年被陳然擋在了決賽之外,無法達成法網四連決賽的成就。
至於陳然,自2003年以來,他一共五次闖入法網決賽,並拿到了其中4個法網冠軍,他才是真正的“紅土之王”。
當然,外界習慣稱呼陳然為全場地之王。
法網決賽,陳然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復仇。
德約科維奇在紅土球場的實力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和陳然這種“長年浸泡在紅土裡”的選手不一樣。
陳然對於紅土球場的熟悉程度,絲毫不亞於納達爾,幾乎已經將其融為一體了,
更為關鍵的是,陳然的失誤率比納達爾還低。
於是,這場決賽變成了一邊倒的局面。
6比3,7比5,6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