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躺在酒店的床上,臉上依稀帶著疲憊感。
不久之前,他和德約科維奇的交手畫面,總是在他腦海裡如放電影一般不斷回放。
“可惜了!”
“離40連勝只有一步之遙!”
但他內心又認為,自己不應該為了連勝記錄去比賽。
只有當你親身經歷過這一切,才知道當你的連勝記錄越來越多時,你想保持住這個記錄,身體給出的疲勞感也會越來越明顯。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巨頭級別球員的連勝記錄,最終都停留在30場左右。
陳然的難度比他們還大,因為他只參加大滿貫,年終總決賽,或者1000賽,幾乎場場對決的都是高手。
另外,他也必須承認德約科維奇的進步實在太驚人了。
無論是搶七,接發球,還是出眾的雙手反拍技術,他們兩人之間有太多的相似點了。
即使陳然引以為傲的發球實力,塞爾維亞人也沒有失色多少。
“先過了半決賽這一關吧,或許決賽我們還會相遇。”他在心裡如此想著。
……
2007年的魔都年終總決賽,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為精彩的一次巔峰對決。
幾個頂級球員沒有因為賽季接近尾聲,而出現狀態下滑,反而爆發出了極為強烈的競爭力。
有人對此調侃道:或許是陳然籌備的那部“網球”大電影,激怒了那些選手們。
“全場地的神”,這的確讓那些網壇好手們向陳然發起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德約科維奇是第一個做到這一點的選手,他終結了陳然在高階別比賽的連勝記錄。
這也讓費德勒羨慕不已。
他已經有段時間沒和陳然交手了,而室內硬地球場是他比較適應的球場。
諾瓦克能做到,我為什麼做不到呢?
即使這裡是魔都,是陳然的主場。
從某種意義上,塞爾維亞人的表現,讓費德勒在心中擺脫了對陳然的某一種恐懼。
於是,第一場半決賽,雙方打得幾乎難解難分。
這也讓現場主持人咋舌不已:“今年的瑞士人怎麼回事?吃春藥了,竟然打得這麼神勇!這還是陳然的第一男僕嗎?”
第一盤比賽,雙方是你來我往。
陳然先完成破發,但在第十局,也就是他的發球勝盤局裡,風雲突變。
當大夥以為陳然將輕鬆保下發球局時,費德勒卻上演了絕地逆轉的戲碼。
他在30比40落後的不利局面下,依靠連續幾記神級的單反變線球,完成了回破。
而在搶七局裡,雙方更是打得天昏地暗,最終費德勒以12比10拿下第一盤。
陳然頗為意外地輸掉了第一盤的比賽。
第二盤比賽,被費德勒逼到淘汰邊緣的陳然開始放手一搏,以6比3追回一盤。
雙方打成1比1平。
比賽再度進入決勝盤。
對於現場球迷們而言,今年的年終總決賽可太精彩了。
去年的比賽,陳然幾乎以切瓜砍菜般的速度一路橫掃,今年的比賽就焦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