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考特自己也認為,她的大滿貫冠軍數量含金量不足。
但陳然的那一句“大滿貫就是大滿貫,什麼公開賽非公開賽的都不重要,考特女士就是歷史第一人”,直接把一些西方記者給幹懵逼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無法反駁。
畢竟人們常說“百年澳網”、“百年美網”、“百年法網”,以及“百年溫網”,用來讚歎、歌頌網球大滿貫賽事的歷史,甚至比奧運會更為久遠。
既然大滿貫的百年曆史如此重要,那我們同樣不能忽視非公開賽年代的冠軍。
否認這個時期的冠軍,不就等於在否認大滿貫的這段歷史嗎?
乾脆直接點,別扯什麼公開賽非公開賽,冠軍就是冠軍,統一按冠軍數量來統計。
這樣簡單幹脆,而且大夥兒也沒有異議。
“我們不能否認非公開賽年代的那段歷史啊,所以為什麼不算呢?”陳然強調著,“要算,那是一定要算的。”
你們既然要玩,老子就一步到位。
頓時,美國記者也無語了,同樣也知道對方的用意。
陳然這麼玩,就是故意在反擊。
而且這個反擊有理有據,讓他們無法反駁。
既然要胡扯,那就看看誰更能胡扯。
其實這麼一來,最受影響的反而是桑普拉斯,他的歷史地位很有可能就這麼莫名其妙地下降了。
美網的決賽,由陳然對決羅迪克。
然而這場決賽和陳然的那場半決賽相比,顯得波瀾不驚,毫無懸念。
6比3,6比4,6比4!
三盤比賽,陳然不多不少每一盤都完成一次破發,並輕鬆保住所有的發球局。
羅迪克的發球比起前不久的伊斯內爾,要稍遜一籌。
他又沒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發球上,還想著在陳然的發球局裡,施加一些壓力。
此消彼長,如此做同樣也會降低羅迪克在自己發球局的質量。
陳然想完成破發的難度並不大。
和半決賽相比,3比0和3比1的比分差距並不大。
但唯有陳然知道,他面對羅迪克的壓力是完成無法同面對德約科維奇相提並論的。
當然,羅迪克和費德勒在半決賽的五盤大戰,也極大地消耗了他的精力和體能,讓他無法在決賽裡,拿出最佳狀態。
就這麼秋風掃落葉,陳然輕鬆地拿下了今年的美網冠軍。
年度全滿貫的成就,達成了!
14個全滿貫,和年度全滿貫,再加上那枚奧運會金牌。
如此成就,至少在職業網壇,沒有人會否認陳然就是歷史第一人。
即使是桑普拉斯本人,也是面色複雜地承認,陳然已經超過了自己。
其實他還在心裡直呼:這些傻逼記者別給老子整活了。
不過在賽後採訪時,記仇的陳然故意意味深長地說道:“我目前暫時是歷史第三人了吧,我的面前還有格拉芙和考特女士。”
“我的身後還有13個大滿貫的小威廉姆斯女士,所以我只是一個暫時的歷史第三人,壓力依然巨大。”
“……”看臺上的桑普拉斯聽後非常無語。
這算啥?
如果你們真把女子網壇這個獨立的賽道也拉出來比較的話,最吃虧的就是桑普拉斯。
本來嘛,他還是歷史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