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所在的位置和伊萬諾維奇之間,只隔了一副廣告牌。
遠遠望去,只見伊萬諾維奇低著頭,看著腳下的紅土地,而陳然則用手勢做著一些比劃。
顯然,兩人利用盤休期間在做一些交流。
不遠處,海寧也看到了這一幕,臉上閃過複雜之色。
她和陳然的關係也算不錯,兩人分別長時間佔據著男女世界第一人,有好幾次一起作為男女大滿貫的冠軍,出席活動。
正是因為如此,海寧心中的不安更為強烈。
男子網球和女子網球是兩種運動,這點海寧也清楚。
她如果和陳然打一盤,大機率是送雙蛋。
這種級別的球員,給予自己的對手指導的話,她的壓力驟然增加。
第三盤開始後,伊萬諾維奇頻繁開始用上旋球來攻擊海寧的反手位置。
眾所周知,海寧是WTA裡少有的單手反拍選手。
但無論如何,單反一直有著其致命的缺席,也讓未來的網球選手使用單反的人越來越少。
“其實我也沒太多的辦法,只是我知道海寧的這種打法還是非常消耗身體的,而她如今的身體機能,其實已經比不上其巔峰時期了。”
海寧已經25歲了,這個年齡其實對於女子球員而言,已經不算年輕,加上這種極為消耗身體的打法,可能永續性會有所降低。
當然,這種微乎其微的變化可能球員自己也很難馬上察覺到。
因為大多數時候,當球員本身體能充沛時,狀態依然能夠表現得非常出色,所以會忽略這些細節。
怎麼觀察TOP級別的球員,水平狀態出現下滑。
不是觀察對方體能好的時候,而是觀察對方疲憊的時候。
“如果是去年的海寧,阿娜根本沒有任何機會!”陳然很確信這一點,“今年的海寧,在比賽進入僵持之後,她的臨場反應和競技狀態,其實是有下滑的。”
“明年甚至可能會更明顯一些。”
底線拉鋸,不斷消耗。
因為這已經是第三盤了,比賽也耗時3個多小時,尤其還是在紅土球場。
在陳然的指點之下,伊萬諾維奇打得非常有耐心。
在紅土球場,女子球員之間互相破發可太頻繁了。
因為女子選手的發球速度本來就遠不如男子選手,而在紅土球場,發球速度只會更慢。
這讓女子選手在紅土比賽裡的發球優勢大為降低。
決勝盤,海寧和伊萬諾維奇互相破了對方兩次發球局。
最終,雙方打成6比6平,戰至搶七。
搶七大戰,海寧似乎手肘的傷勢有些復發,狀態一落千丈,被伊萬諾維奇抓住機會,以7比5拿下勝利。
比賽結束的一剎那,這位塞爾維亞姑娘捂著嘴巴,眼含著淚花,滿臉難以置信之色。
她張開雙臂,跑向了看臺上的陳然。
而伊萬諾維奇的身後,則是紅土女王海寧有些落幕的身影。
攝像機捕捉到了伊萬諾維奇張開雙臂跑向陳然,也記錄了這對情侶擁吻在一起,同樣海寧的失利畫面成為了他們的背景板。
這應該會成為法網歷史上最為經典的一幅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