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對吉內普里非常陌生,才發現此人竟然和羅迪克同年。
23歲的確是小將,但不少頂尖選手因為傷病原因在23歲的時候就開始滑落了。
這場半決賽,陳然因為不熟悉對手的關係,沒有冒然進攻,打得非常小心,採取了最為穩妥的防守反擊的戰術。
以穩若金湯的防守,然後尋找一擊必殺的時刻。
所以陳然也是有意地拉長這場比賽的時間,增加雙方在底線的多拍拉鋸。
這場比賽,費德勒也在現場看了。
他面色凝重,也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來。
瑞士人顯然知道陳然未盡全力,在刻意地控盤,以躲打比賽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狀態。
“陳然已經在為決賽做準備了。”
他微抬頭,眺望向遠方。
那一抹鮮豔而絢爛的紅色,在深藍色的法拉盛球場與夜空之中浩浩蕩蕩地燃燒起來。
費德勒喜歡這裡的一切,也想起了去年美網的問鼎之旅。
然而今年的美網,陳然復出了。
紐約也表現了歡迎的姿態,就像王者歸來一般。
紐約傍晚的夜色非常美麗,然而他的心情非常糟糕。
雖然自己還在持續進步,但始終擊敗陳然的辦法。
雙方交手都差不多快十次了,而自己只有一場勝績,是在2003年休斯頓年終的小組賽上。
無論是大滿貫,還是大師賽上的遭遇,自己竟然無一例外全敗。
該死!
瑞士天王不禁地握緊了拳頭。
他覺得自己即使能夠闖入決賽,但如果無法擊敗陳然,那麼就將毫無意義。
又是一場決賽,又是一場失利。
可以想象賽後的媒體,又會是多麼的腥風血雨。
這時候,周圍傳來了歡呼聲。
原來陳然破發的了,而且還是破發制勝局。
在陳然以5比4領先時,他在第十局裡果斷抓住了幾乎,以一記技驚四座的短球兌現了破發點。
6比4,這個比分看上去並不懸殊。
但費德勒清楚,陳然穩得很,沒給對手任何取勝的機會。
之後的第二盤和第三盤,看似焦灼,但依然毫無懸念。
7比5和6比4!
第二盤比賽,陳然甚至打滿了12局,但他依然有驚無險地拿下了比賽。
又是一個完美的3比0!
陳然輕鬆帶走了比賽,第一個鎖定決賽名額。
“上帝!難道陳然要重現年初澳網的神蹟嗎?以一盤未丟的絕對碾壓局奪冠不成?”
“看看羅傑能否阻止他。”
“華夏網球的整體實力還是偏弱的,可陳然竟然憑藉著一己之力幾乎要將網球打成了乒乓球。”
“額……好像一個是tennis,一個是table tennis,沒什麼區別。”
“沒懸念了,這次的決賽肯定又是陳費對決。”
“更沒懸念的是,瑞士人有可能繼續擔任千年老二的角色。”
“哈哈哈,誰讓他們兩人身處在一個時代,尤其是費德勒還比陳然大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