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成陳然的話,在自己不缺錢的情況下,可是受不了這種落差感,還不如干脆退役。
你說你熱愛網球,不捨得離開球場?
那伱可以開培訓班,教年輕人打球啊。
好歹也是四巨頭之一,哪怕你學費定高一點,也不怕沒人報名啊。
其實終究還是捨不得那些代言費。
陳然還發現,自己的各項屬性已經會根據身體狀況出現波動了。
比如他很長一段時間裡,技術、體能和精神這幾項的屬性值都是95,但在法網結束之後,竟然下跌到了94,雖然他明明在紅土球場和納達爾大戰了無數次啊。
不過在休息了將近一個半月之後,陳然的體能得到了充分的恢復,他驚喜的發現各項的屬性值又上升到了96。
他算是明白了。
到了這個階段,你要擊敗巨頭級球員好幾次,屬性值才能有微小的提升,而且越到後期越難。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將平均值提升到97,其實能夠保持住96的水準已經實屬不易了
而且你要保持住這種巔峰狀態,必須有良好而健康的身體狀態,要不然你的屬性值就會有所滑落。
這個也能理解,一個運動員最為巔峰的狀態也就只能維持幾年,這之後他的狀態也就起起伏伏,會有波動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有兩個三連冠,但大家都知道其實第二個三連冠時期的喬丹,其戰鬥力比起第一個三連冠時期,至少下降了一成以上的水準。
陳然最大的優勢,便是在系統的提示下,他可以隨時瞭解自己真實的競技水準。
放棄某些比賽,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將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可以維持住巔峰狀態。
陳然也算摸到了一些規律。
“到了30歲之後,身體素質出現下滑,不知道還能不能將平均屬性值保持在93分以上。”
他在心裡嘀咕著。
30歲之後,只有保持住至少93分以上的屬性值,他才能壓制住那些90後球員,並可以和比自己更為年輕的德約科維奇形成競爭。
……
如今,陳然在北美的人氣可不是蓋的,遠勝於姚名。
作為當今世界網壇的男子第一人,加上又個性十足,特立獨行,非常受北美中二青年的歡迎。
他所到之處,都有球迷和記者圍堵著。
他的比賽,幾乎每一場的門票都能銷售一空。
陳然每次來北美,也自然少不了參加商家安排的活動。
北美和英國的區別之處在於,北美的商業活動雖然也要交稅,但不會像英國那樣雁過拔毛。
這裡的贊助商,還是非常大氣的。
由於多倫多大師賽和辛辛那提大師賽都不是超級大師賽,只有56個籤位,作為一號種子的陳然便享受到了首輪輪空的待遇。
所以他如果要奪冠,跟250賽和500賽沒什麼區別,只需打五場就行了。
第二輪比賽,他的對手是一個從資格賽突圍,又闖過了第一輪的幸運兒。
陳然感覺自己在休假之後,渾身是勁,又充滿了對比賽的飢渴感。
他狀態超神,竟然以兩個6比0橫掃對手。
這是他職業生涯裡第一次在巡迴賽這種級別的比賽上,一局未丟就橫掃了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