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網球在2005年的法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同時數日以來,全國上下圍繞著“華夏人是否特別打紅土”的爭論似乎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再有爭議了。
華夏人的確非常適合打紅土賽事。
在華夏的紅土球場數量明顯少於歐洲和南美的情況下,卻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戰績,足以說明這一切。
可是其他亞洲國家的球員在紅土賽事的成績一直不盡如人意啊。
事實證明,菠菜公司的眼光的確毒辣。
這一次,幸運女神站在了鄭婕一邊。
但他依然無法挽回敗局,最終還是以1比3輸給了對方。
陳然和費德勒之間的競爭,如今終於出現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攪局者—納達爾。
這場比賽和納達爾的4分之1決賽如出一轍,區別是一個要贏三盤,而一個只需贏一盤。
不過不得不承認,法網組委會的確非常重視華夏選手。
他能夠闖入四強,已經創造了歷史,對上陳然幾乎毫無勝算。
在紅土賽季開始之後,莎拉波娃和陳然之間有過幾次電話和短息的交流。
張德培顯然也非常瞭解小威,為鄭婕制定了合理的戰術。
陳然收拾心情,繼續關注著另一場半決賽。
央視方面也是興奮不已,雖然法網的比賽時間不太友好,但因為華夏球員的高歌猛進,收視率連連創造新高。
這場比賽過後,納達爾的世界排名也將超過費德勒,上升到世界第二,僅次於陳然。
海寧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直接橫掃李娜,輕鬆鎖定了四強一個席位。
同時,他也悄悄關注地主要對手納達爾的動態。
至於籃球,姚明所在的火箭隊2比0領先被小牛隊翻盤,而華夏男籃在歐洲拉練又未嘗一勝,甚至每一場都是大比分輸球,球迷們早已經麻木了。
她最終以一個精巧的小球,拿下制勝分。
當然,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對手大機率是誰。
在這場技術和意志地雙重較量之中,鄭婕笑到了最後。
第二盤的比賽,激烈異常。
達維登科三盤比賽下來,一共贏下的竟然只有區區4分。
而此刻,華夏網球所取得的傲人戰績,讓全國觀眾的目光全部聚焦在法國巴黎。
三巨頭的格局已經形成。
“我說的不是陳然,而是鄭婕。”
陳然在第三盤裡,展現出了壓倒性的優勢,以6比3帶走比賽。
最終,“搶七之王”一如既往地展示著自己在搶七局裡的碾壓姿態,以7比2帶走比賽。
2個3比6!
鎖定四強席位。
然後華夏球員在八強戰裡第一個登場的是李娜。
他一會兒揮手示意你們繼續,一會兒又將手掌放在耳邊,示意你們大聲點。
這一次,費雷爾也算是爆冷,擊敗了去年的法網亞軍高迪奧,闖入了八強。
決勝盤足足打了20局!
不僅是靈活的移動能力,還有出色的底線球技術。
可惜巔峰太短,被傷病所拖累。
八強已經是她職業生涯裡最好的成績,而面對著有網球女皇之稱的海寧,李娜終究心有餘而力不足,全場比賽完成在對手的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