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球運動裡你只要自己堅持,沒人能夠干預到你。”
“這是一項突然自我的運動。”
即使是雙打,但只要你單打成績突出,雙打完全可以擺爛。
除此之外,在這次奧運會期間,不少華夏媒體在陳然的經紀公司IMG暗地裡使勁下,開始了輿論宣傳。
西班牙兩大網球名將納達爾和費雷羅為華夏網球提供了一個現成的例子。
你單打再厲害,雙打未必厲害。
兩個名將的合作都有可能是1+1小於1。
那麼大夥兒就別期待著陳然的雙打成績。
tennis,畢竟和table tennis不一樣。
包括孫晉芳在內的網球管理運動中心,以及上面的領導都是官場老狐狸了,也知道這波輿論攻勢的目的。
大家也都是十分有默契地看破不說破。
關鍵還是看陳然在本屆奧運會里的表現。
如果他真的得償所願拿到那枚沉甸甸的金牌,那麼一切都好說。
這一點,陳然也心知肚明。
他也需要憑藉那枚金牌,增加自己的話語權。
在男子的八強席位全部產生後,陳然在4分之1的對手也復出了水面,是來自德國的名將舒特勒。
又是一個老熟人。
他第一次大滿貫之旅的第一個對手,便是這個老哥。
因為陳然的關係,這個老哥失去了極有可能是他職業生涯裡的唯一一次大滿貫亞軍。
不過他根本就記不得舒特勒前世在雅典奧運會的成績。
可照這個趨勢,舒特勒的成績應該不錯,至少拿到了一枚獎牌。
先是馬蘇,再是舒特勒。
他們原本就少得可憐的榮譽,可能都要被陳然給剝奪了。
不過即使如此,他可沒有任何心慈手軟的打算。
“咦……”
當陳然的目光從下半區的籤表裡掠奪時,倒是看到了一個意外的名字。
薩芬!
他也進入八強了?
沒想到啊,俄羅斯沙皇不想著去北美撈積分,竟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奧運會賽場,實屬難得。
八強當中,除了陳然之外,就屬薩芬的名氣最大了。
總體而言,這一屆雅典奧運會的網球比賽冷門不斷。
這主要原因在於因為這一次奧運會,北美賽季被拆分得七零八碎,也極大地影響了一些頂尖球員的備戰。
兩個大師賽羅傑斯杯和辛辛那提之後是雅典奧運會,而奧運會之後就是美網。
這是史無前例的一次。
也只有希臘這幫人才,能將奧運會的網球比賽穿插在背靠背大師和美網之間,打亂了幾乎所有網球選手的部署。
像陳然和費德勒還好,因為他們兩人的排名在前二,而且基本不太可能掉出前三。
但大多數排名在第5至第20的網球選手就各懷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