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剛結束體育局的會議後,便急匆匆地趕來。
畢竟這可是溫布林登的半決賽,她這個當領導的還是得來加油助威。
只是她出發前,上面領導一直暗示她:希望陳然在結束溫網之後,不要再舟車勞頓了,要好好休息,減少比賽的參賽數量,好好備戰奧運會。
比起大滿貫,領導們可是更看重奧運會啊。
“可是為什麼讓我來說?”孫晉芳非常無奈,“為什麼這些體育局的領導自己不直接去找陳然?”
是怕對方不聽領導的話,面子上不好過是吧?
因為陳然之前跟孫晉芳聊過,在溫布林登結束之後,他還是決定繼續參加巡迴賽,然後在奧運會前夕飛赴雅典。(屆時,我會一筆帶過,但主角有必須參加的理由)
陳然給出的理由非常簡單,他需要以賽代練。
溫網結束時7月4日,而雅典奧運會是在8月13號開幕,網球比賽是8月15日開始。
差不多都快一個半月了。
陳然擔心這麼久的時間不打比賽,整個人都生疏了。
他必須要讓自己的身體時刻處於比賽狀態當中。
奧運會可不是大滿貫,只有區區64個籤位。
能參加奧運會的,都是各國好手。
所以陳然也不可能像大滿貫賽事那樣,前面幾輪可以用來給自己尋找比賽狀態。
四年一度,而且又是三盤兩勝制的比賽,陳然根本不敢浪。
就像後世的德約科維奇,貴為職業網壇的at,但參加奧運會是參加一次哭一次。
為什麼?
因為容錯率太低了!
德約科維奇經常在大滿貫賽事裡上演讓二追三的戲碼,即使面對費德勒這樣巨頭球員也如此。
可奧運會的比賽,你兩盤落後就沒機會了。
這也是陳然決定以賽代練的原因。
孫晉芳可以理解,畢竟自己也是運動員過來。
可是領導們就擔心了。
你大賽在即,為什麼不好好休息備戰呢,還滿世界飛行。
可問題在於,這些領導根本管不了陳然。
在孫晉芳為這個問題頭疼時,一旁的主持人傳來聲音:“羅迪克按摩結束,比賽繼續進行。”
“小詹,雅典奧運會的比賽場地是硬地吧?”孫晉芳突然想起這事。
“對啊!”詹俊點點頭,“奧運會一般都是在硬地球場,不過也有例外,比如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應該會在草地進行。”
孫晉芳點點頭。
她覺得陳然的決定是對的,自己應該支援他的想法。
在雅典奧運會之前,陳然的確需要硬地巡迴賽來維持自己的狀態。
一下子休息一個多月,而且從草地變為硬地,這對球員的考驗是非常嚴峻的。
球場上,羅迪克在經過醫療暫停之後,他的競技狀態終於回暖了一些。
在順利保下餘下兩個發球局後,雙方進入了搶七。
第一盤是比分懸殊的6比1,而第二盤是打得難解難分進入搶七大戰,這便是網球比賽的不可預知性。
“搶七……”
“好訊息是搶七局,羅迪克至今為止沒贏過一次陳然。”
畢竟“迷你破發”可比整局的破發要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