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似乎也達成了一個共識:網球的未來在亞洲和華夏。
“應該又是我所引起的蝴蝶效應吧?”
陳然心裡嘀咕著。
他緩緩舉起手,將手裡的網球扔了出去。
站在一旁的曾少昡,則立即揮動球拍,將網球推向了遠點。
81年的曾少昡,和瑞士天王費德勒同年。
如果只說年齡的話,23歲在職業網壇也不算大,還算是在成長期。
去年十月的魔都喜力公開賽,曾少昡拿到了ATP巡迴賽首勝,這也是目前國家隊裡除了陳然之外,第一個在ATP巡迴賽獲得勝利的球員。
如果不算陳然這個不可控的因素,那不得不說如今的華夏男子網球實在太羸弱了,還不如十年之前。
當時還有一個潘兵,拿過亞運會的冠軍,闖入過ATP250巡迴賽的四強。
所以陳然也認為,如今的華夏網球太脆弱了,尤其是男子網球,如空中閣樓,毫無根基可言。
除了他之外,華夏男網幾乎沒有任何話題性可言。
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
想想女子網球,即使除了李娜之外,還有一群實力出眾的金花。
陳然希望男子網球也是如此,這才能讓網球運動在華夏長期保持足夠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他可不希望若干年後,華夏網球也要和乒乓球的劉胖球一樣,為了這項運動的生計而不得不走飯圈路線。
不得不說國乒的飯圈實在是太魔怔了。
比如兩個華夏球員的飯圈粉絲,他們竟然都希望對方球員會在國際大賽裡輸給外國球員,並會為此歡欣鼓舞。
陳然對此可是記憶猶新。
華夏男子網球會是一個整體,一個團結的隊伍。
未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大家一起去參加戴維斯盃。
於是,陳然再思索再三之後,決定先培養曾少眩。
畢竟這傢伙剛剛拿到了巡迴賽首勝,而在原來的時空裡,他獲得了華夏球員的大師賽首勝。
實力和潛力應該都沒問題,只是缺少好的教練資源和合適的指導。
雖然陳然這麼做幾乎是在砸國家隊教練的飯碗,但他別無選擇。
畢竟低水平教練,只能誤人子弟。
國內教練的水平可能教教女子網球夠了,但對於男子網球這個層次是遠遠不夠的。
陳然希望曾少眩可以達到比前世更高的高度,一起來捍衛華夏男子網球。
在訓練期間,終於有勁爆訊息傳出。
WTA方面已經決定將其中一站僅次於四大滿貫的皇冠賽設立在中網,這又是回到了前世的軌跡上。
這主要是WTA方面看到因為陳然的成功,ATP在華夏的影響力和關注度與日俱增,但如今的華夏還沒有頂尖的女子網球選手,讓他們心急如焚。
於是,WTA方面也開始加快了在華夏的佈局。
這也算是陳然引起的蝴蝶效應之一。
於是,魔都和燕京,WTA皇冠賽和ATP大師賽交相輝映,將成為職業網壇裡兩顆璀璨的明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