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出點什麼意外,那輿論方面還得去補救。
畢竟如今的陳然已經不需要像某些娛樂明星那樣,需要透過熱鬧的接機畫面,來彰顯“老子很紅”。
當陳然抵達燕京的體育總局時,許多華夏媒體才如夢方醒,原來他們已經錯過了重要的接機時刻。
這陳然團隊也太神出鬼沒了,連一點動靜都沒有。
陳然在體育局裡,受到了不少領導們的接見。
不過雖然澳網奪冠對陳然本人而言意義非凡,但對於那些領導而言,意義應該比不上去年的法網和美網。
法網代表“零”的突破,而美網代表克服一冠魔咒之後的再創新高。
這時候,一個念頭突然從陳然的心中冒起來。
會不會以自己再拿大滿貫冠軍,這些挑剔的華夏球迷就已經麻木了,不會再有任何激動感了。
好比乒乓球那樣,奪冠不是新聞,丟冠才是新聞。
如今的乒超聯賽幾乎已經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門票都賣不出去,年輕人對這項運動的興趣與日俱減。
這也是為什麼若干年後,劉胖球為了乒乓球的生計,開始大搞飯圈化。
因為誰都知道,那些狂熱女粉的錢是最好賺的,也可以讓乒乓球繼續活下去
至於那些男球迷,他們寧願花錢去看中超和CBA。
其實在這個年代,大多數體育迷的興趣同樣都在足球、籃球,以及新興的網球上。
因為這些都是有著世界性影響力和高度商業化的體育運動,觀賞性高而門檻低,容易看懂,又有話題性。
別看陳然之前,華夏網球的水平一直羸弱,但網球比賽在華夏的熱度一點都不低。
華夏球迷對男子球員張德培、阿加西、桑普拉斯,女子球員辛吉斯、格拉芙、庫娃等等如數家珍。
可以說除了足球、籃球明星外,華夏球迷熟悉的國外體育明星,網球運動是最多的一項。
陳然的橫空出世,填補了華夏運動員在網球領域的空白。
於是,華夏目前本就不怎麼成熟的職業體育市場,在被足球和籃球瓜分了大半之後,剩下的部分被網球給吃下了。
其他運動基本只能依附在體制下面生存,走市場化路線只能死路一條。
此刻,陳然穿著一身休閒服,看著臺上的領導侃侃而談,不禁陷入了沉思。
這一次來的是副局長,那位局長忙著備戰奧運會,也沒有來。
目前的體育局局長是袁偉民,便是那位女排五連冠時期的教練,因為功勳顯著,才坐到了這個位置。
至於臺上演講的那位,雖然也對陳然澳網奪冠給予了道賀,不過這傢伙之的話裡,十句裡面五句是雅典奧運會,三句甚至是四年之後的燕京奧運會。
領導有領導的想法,你也不能指望他們會跟上世界體壇的主流腳步。
別說現在了,20年後也是如此。
“重中之重,是今年的雅典奧運會。”
“能否功成名就,就在今年的8月!”
副局長語重心長地跟網球運動中心的主任孫晉芳說著。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