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還是得感謝漂亮國的歡樂青年羅迪克。”
“這傢伙在溫網成功阻擊了費德勒登頂,不僅保住了我的世界第一,還讓費德勒不知道大滿貫冠軍是為什麼滋味。”
“如果他品嚐過大滿貫冠軍的滋味,或許現在就會從容幾分。”
陳然一想到這一點,精神大振。
進攻,現在是最好的進攻機會!
陳然的身形如矯健的豹子,一下子衝到了網前。
當費德勒完成回球之後,才發現陳然已經像一堵牆一般攔截在網前。
糟了!
陳然輕輕一拍,一個漂亮的截擊球,再拿下一分。
30比0!
似乎第二盤的劇本又上演了?
關鍵的制勝保發局,陳然又連下兩分。
在觀眾眼裡,費德勒似乎突然短路了一般。
只要職業球員才會知道,當你離大滿貫如此接近時,想要控制住幾乎用澎湃而出的情緒是一件多麼不容易。
陳然在法網的時候也經歷過。
但好在那場比賽,他是3比0拿下,並未被費德勒拖入到絕境當中。
放鬆一些,再放鬆一些!
老子有兩個大滿貫經驗!
但費德勒沒有!
如果羅迪克在看比賽的話,也能知道費德勒為什麼會有些失常。
溫網決賽的那一幕,他也經歷過。
離冠軍越近,越是激動的難以控制。
不過溫布林頓時期的羅迪克和法網時期的陳然一樣,因為領先優勢比較大。
所以在本身情緒激動,狀態有所起伏的情況下,在比賽時表現出來的就沒有很明顯。
可這場比賽太慘烈太焦灼了,費德勒的那種“大滿貫綜合徵”就表現得很明顯了。
“該死,拿到這種情況我也無法贏下澳網嗎!”
“難道我這輩子都贏不了大滿貫嗎!”
這種不安而負面的情緒,開始縈繞在費德勒的心頭。
他太難受了,又有一股砸球拍的衝動冒了上來。
費德勒甚至在某一刻覺得,如果沒能夠拿到澳網冠軍,那麼去年的休斯頓年終總決賽冠軍都會變得毫無意義,如同雞肋。
這時候,陳然又開始跟費德勒進行了拉鋸戰。
他可太擅長磨工了!
尤其非常小心費德勒暴力單反的路線,做好了被對方突襲的準備。
終於,費德勒在幾次單反突襲沒有成功之後,過於追求擊球角度,導致回球出界了。
偏差不大,但的確超出邊線幾公分。
今天決賽的裁判很公平,果斷判了這個球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