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大家的喜事嗎?怎麼現在反而?……”
在爛泥渡居民們一片喜氣洋洋、熱鬧開心的氣氛中,季存擠上春運的列車,回鄉過年。
臨行前,程於東與專案組負責人計算了他的加班時間,心疼這擔任翻譯的小夥子每日平均工作時間已等同於程式設計師,想著開年專案也不算著急,乾脆批了他不少天的調休假。
回到熟悉的家鄉,在父母的溫情與村鄰的誇獎中,季存安心又快樂地享受了半個多月的休息,順便不斷提醒自己學做冬季的農活。
同時,也到灶臺邊幫父母做些當地特色的吃食,心情燒成了冬日灶膛裡的火,暖暖的!
他還做了一件自己也說不清原因的事情!
悄悄跑到鄰鄉,按那人預留的地址找到她住的老屋,默默塞給她一卷錢,叮囑她找時間去縣城裝口假牙。
整個春節假期,季存心裡都是一片太陽的顏色。
可當他帶著大包小包行李趕回爛泥渡,忽然就發覺一種特殊的氣氛,攻守對峙、糾結緊張!
在楊家所在弄堂之旁的路口,有所房子的門前掛了個簡易招牌,上面的字被門前或排隊站立或往來行走或扎堆議論的人們遮擋住,看不清。
在那裡的人們議論著、商量著,有些人面上透露出開心與輕鬆的表情,有些人卻顯得心浮氣躁,更有些人面帶氣憤與不安,吵嚷著、比畫著……
季存感覺奇怪,停下了腳步,向人群細看。
很快,他在人群的一側看到了任家旺夫妻與詠蘭夫妻。
任家旺明顯不太開心,與剛從門中擠出來的於阿姨嘰嘰咕咕說著什麼。他老伴杜雪珍跟在一邊聽了沒兩句,就捂住了心口,詠蘭急忙伸手給她撫著前胸,像在勸慰。談培祥左顧右盼,也找到辦公室內出來的人說話,似乎在打聽什麼。
季存忍不住向人群走近,漸漸聽見了不同的聲音:
“……就是要讓大家住得順心……我們雖然想蹲新房子……”
“這樣分家裡擺不平,必須再和他們好好講講!”
“……你們不要這樣心裡不平衡,在爛泥渡住了幾十年的矮舊房子,早些順順利利籤掉嘛好咧。”
“對,這樣我們開開心心去住公房,蠻好!”
“……我看,大家不要各按自己心意硬吵,要覺著不公平,不如集體商量商量,拿著方案與工作組談。不然這樣吵沒底,影響大家拿新房!”
“……我倒是覺著:拆遷條款明明白白寫清爽了,大家一樣的,爭也爭不出啥名堂……”
“……就你們骨頭軟,我們是要再頂頂看的。不然老的、小的將來誰住大的、誰住小的、誰又住朝陽房間的,到時候吵不清……”
聽到如此紛雜、有攻有守的爭執,季存心中一震,飛快猜測出:這片區域的拆遷改造可能開始了!
眼前人們口中的攻守,可能都是應對拆遷的條件!
那自己,是不是很快就要另找房子租住了?還能像拿到楊阿公舊房一樣便宜的房租嗎?
季存不免擔心起來。
就因為房租低廉,他好不容易節約了一筆工資,給家鄉三位長輩帶去安慰,讓他們在村人面前挺直了些腰桿。要是他增加不少租房開支,減少匯回鄉的錢款,父母們會怎麼想呢?
擔心中,季存也很想了解拆遷程序,於是進一步湊近人群,並於間隙中看到辦公室外的招牌上幾個字樣“……拆遷……工作組……”
此時,辦公室內傳來別樣激烈的爭執、吵鬧聲。
前一刻,是老人連咳帶喘地述說理由;後一刻,有幾個婦女連吵帶傷心地哭訴;又夾雜著的某個男人怒吼與拍桌子的聲音,以及小孩子哭鬧的聲音……
對於這樣的爭吵感覺,季存有些意外!
年前,居民們談及拆遷改造,明明是相當興奮與愉悅的,人人表情與話語裡充滿著期待。
可眼下,為什麼部分人的焦慮、急躁與煩惱,盤結為一團糾纏不清的情緒?導致與工作組人員相互爭執,雙方攻守拉鋸、進退僵持、難分難解?
再看周圍,季存心中的疑惑更深!
這種劍拔弩張的攻守,不僅存在於弄堂居民與工作組之間,看上去一家人在湊頭商量時,也會突然爆發出氣憤而激動的情緒,甚至不管不顧大聲吵鬧起來!
從他們的言語中可以聽出,矛盾的焦點就是拆遷房的分配。可在期冀讓工作組確定更多新房面積時,他們在爭執中又牽帶出父母平時對子女的偏心、日常對孩子的不公平、生活習慣與子女不同造成的麻煩等紛雜煩亂的問題,又進一步牽扯到父母今後的居住去向、照顧責任……
季存忽然想起這次返鄉,他被親戚們勸酒喝醉後,倒在父母床上半迷半醒時,聽到父母與叔嬸們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