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存要做的選擇,相比老人們愁於兒孫生活的選擇,才是真的為難!
“哎,小人都是討債鬼,我也沒辦法幫他們樣樣事情做選擇,索性不管了。來,麻將繼續搓!”於阿姨話中似乎撂了挑子。
“時間不早了,要回去燒飯,明天有空再約吧。”可瞥見楊家的時鐘,她又坐不住了,“媳婦早上講好要吃冬瓜骨頭湯,骨頭還沒買呢。”
任家旺也起身,對老伴講:“早上和詠蘭講:秋天要吃鴨子。她買回來了,但估計做不好。我回去拔拔毛,你來燒。”
杜雪珍一邊幫楊洪方收麻將牌,一邊問:“紅燒還是燉芋艿?”
任家旺猶豫難決:“東傑只歡喜吃紅燒的,你卻要吃清燉的……東傑今天上中班,天熱,蠻辛苦的,要麼……”
楊洪方斜了他一眼:“用得著想來想去哇?肯定按孫子歡喜的口味燒啊!當年,只要孫子蹲在我身邊,我就沒有按自己口味燒過小菜,還盡吃他剩下來的‘飯碗頭’……”
雖然如此埋怨著,老人們關於晚飯菜餚的選擇卻很快確定了方向。
可默默回到閣樓泡著泡麵的季存,對於如何選擇最終的工作單位,卻很難確定!
這些天,他又連著參加了幾場招聘會,經過一家家機構、公司複試、面談。對他伸來橄欖枝、他也有相當意願加入的幾家單位漸漸清晰。
如果從季存所學的英語專業及相關知識的熟悉與應用上,那家頗具名氣的出版社是最為合適的。
面試時,他曾進入過出版社的內部。
有著上海特有年代感的辦公樓房內環境安靜而怡然,與出版社一起經歷了多年風雨的老前輩們態度和藹而儒雅,處處透露的書卷氣息更是符合季存大學時書生意氣的夢想與要求。
從應聘資料中看出了季存出色的譯文能力,招聘負責人從一眾應聘的高校畢業生中挑選出季存作為候選人,並清楚地表示:只要能認真工作,那麼簽訂長期合同、引入戶口都不算難事。如果表現優秀,沒準還有獲得事業編制的可能……
若不是被家鄉的諸多顧慮牽絆著,季存真想當場對負責人許下工作的承諾,以贏得這個心儀的崗位。
可惜的是——這家環境穩定、福利不錯的出版社,給出的月薪卻是三家單位中最低的!
季存孤身獨闖上海,面對的:不僅是自己在這個都市的生活壓力,更有家鄉複雜的期待。
他沒辦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在這家人才濟濟的出版社一步步實現提升,在數年內獲得發展與薪資的增漲。
另兩家外貿企業各具優勢。伴隨改革開放的澎湃前行,它們十幾年內,分別與海外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商業通道。業務規模龐大、交易種類多樣、發展趨勢良好,給予的薪資與福利相當不錯。
可季存在面試交流時,進一步發現:自己對商貿不感興趣!
大學時,不少同學津津樂道甚至選擇商貿作為第二專業開展學習時,他對業務洽談、貿易對接、報關轉單等卻是相當頭疼,避之不及。
季存說不清:這是不是家鄉封閉于山區、十里八鄉只顧務農的環境對自己造成的影響?
但再次斟酌自己的性格與學習特長後,他可以清晰:若硬著頭皮加入不感興趣的商貿行業,只怕很難像同學一樣,在這一行做得順風順水。要麼半途就當了“逃兵”;要麼十多年後,他還在最初的崗位上毫無激情地機械地工作!
那麼,最後進入考慮的這家企業呢?
季存簡直無法相信,自己居然會在這家環境稱不上好甚至是條件有些簡陋的企業裡,與招聘人侃侃而談那麼久?自己居然會對並不熟悉的軟體開發技術產生好奇……
難道是因為招聘人是企業發起人與負責人之一嗎?他說話的語氣有著相當動人的信心與熱情嗎?
“……別看我們的企業現在培育期,規模不大、員工也少,暫時只做海外發包過來的業務。可我們在積極進行業務與技術積累,我們相信可以透過努力:為上海、為國內培養起出色的軟體開發技術隊伍,我們需要的不是員工,而是團隊裡的好朋友、合作者!……”
而更讓季存出乎意料的,是招聘人的坦言,將他對浦東開放、開放的概念,第一次從明眼可見的建築、道路、環境的改造,轉向經濟實力的提升、人才的匯聚、高科技創新與發展的方向!
“……你知道嗎?響應‘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為加快國內的軟體產業發展,已經決定在上海浦東選址建設軟體園!估計用不了幾年,包括我們在內的相關企業就可以在軟體園享受扶持、獲得獎勵,從而有更多的機會匯聚優勢資源,推動重大專案創新,結合多行業的技術創新需要,開發屬於我們的特色軟體!……以前很多依賴人工操作的工作,可以透過軟硬體的結合由智慧替代……你是學英語專業的,暫時可能不太明白,打個比方說:今後,我們遠距離的交流可以更加通暢,根本用不著再寄信、打電話、發電報,也用不著拷bp機,只要對著電腦點選幾下滑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季存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像小學生看著老師一樣,著迷地聽進了這些話?又為什麼會當場答應負責人:認真考慮加入團隊、擔任業務翻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