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卷跟不要錢一樣的拚命的抓拍著李天舒的瞬間,李天舒始終麵帶微笑,李天舒笑著道:“我有些遲到了,真是對不住大家了。剛才那邊有些事情,下麵請錢市長繼續講話。”
錢明博輕聲的咳嗽了一聲道:“剛才我也差不多說完了關於我們江城市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路,基本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江城市的發展不是靠我們某一個人,而是靠著大家的發展,希望大家能夠在以後的日子裡麵,多多的愛護江城,多多的保護江城,多給江城一些意見。”
主持人接過話道:“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第一個環節結束,下麵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記者提問環節,時間為兩個小時。在這個期間,任何人都可以舉手示意,由我們的領導同誌點名提問,被點名的記者請在一分鍾之內說出你們想要提問的內容,下麵記者提問環節開始,請各位記者注意認真記錄,謝謝。”
英文翻譯一遍之後,刷的一下幾乎所有的記者都舉起了手,看著那麼熱烈的場麵,李天舒笑了笑道:“老錢,還是你先來吧?”
錢明博笑了笑點點頭道:“那好吧,我就先選擇一個吧,第十六號……”,錢明博雖然表麵上不迷信,可是心中也還是有些迷信的,他希望接下來能夠順順利利的。
第十六號記者是一位男性,看上去也是頗為的年輕,此人站起來笑著道:“我是南方報的記者XXX,我想請問一下錢市長的是,江城市的經濟在全國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優勢,此刻有這樣一個機遇,是否意味著江城經濟的騰飛呢?”
錢明博道:“是否意味著江城的騰飛我還真的不敢跟你保證,我相信在場的人應該也沒有人可以給你保證江城的經濟一定會騰飛。不過作為這一屆政府的市長,我會傾盡我們的全力,為江城經濟的發展做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至於我們的功過是非我相信後來人自然會給我們一個評價。”
底下響起了一片掌聲,李天舒笑了笑道:“四十一號!”
四十一號的一個男子,站起來看了看李天舒,然後用英文道:“你好,我是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三浦知衣郎,我想問一下你的是,華夏的科技騰飛是不是一個笑話?跟我們日本相比,華夏真的有所謂的科技嗎?”
李天舒看了看三浦知衣郎道:“你的問題我本來是拒絕回答的,不過現在我想回答你這個問題。華夏改革開放以來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華夏的經濟還處在一個幼年期。但是誰不是一步步的發展過來的呢?華夏經曆了戰爭的摧殘和社會的過渡,現在正在以一個新的姿態重新加入到國際大家庭中來。難不成沒有日本發達的科技就不要科技了麼?是誰給你定的標準?又是誰讓你大言不慚的站在這邊說出這樣的話呢?華夏人民聰明熱情勇敢,我相信華夏的經濟在未來的發展中超過日本隻是時間問題。”
李天舒的一番言論出來之後,基本上就進入李天舒的個人表演時間,一連幾個問題,針對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前景,李天舒都是做了非常充分的說明。
其實錢明博也樂得看見這種情況發生,要知道這樣的場合說錯話就會引發出一係列的問題,就像剛才日本記者的問話,回答的不好就會容易造成很多的誤會。
不過李天舒也是實在是敢說啊,什麼話都往外說,不過李天舒說話似乎又很有道理,錢明博在中組部呆過,麵對這樣的問題,回答一般都是非常的小心的。
一個外國記者站起來,看上去非常的友善,李天舒朝著他微笑了一下,不過接下來聽到這位外國記者的當場提問,一下子就變得有些不太友善了。
現在畢竟是在一個地級市,沒有太多的關注度,要是國務院的新聞辦弄這樣的事情的話,恐怕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問題問出來,李天舒的臉色也是有些不太好看了。
“尊敬的李書記您好,作為江城市的最高領導人,您今年才三十二歲,而且據我所知您三十歲的時候已經貴為華夏地級市的最高領導人,這個在華夏改革開放以後是非常的罕見的。我想請問的是,您的晉升是靠著您的能力還是靠著您背後的關係呢?”
現場一片嘩然,其實這個問題早在之前褚玲倩已經發生過一次了,不過當時很少有人知道李天舒的背景。因為背景這個東西越早被人知道越是容易引起別人的憤怒。
如果李天舒現在在中央的話,恐怕百姓們即便是知道了背景也就是在想想到底是不是李天舒接班或者幹什麼了。
可是如果現在一旦曝光出來的話,李天舒幾乎就是在顯微鏡下麵一樣被無線的放大了起來,這個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李天舒沒有想到這個人竟然問出了這樣的話出來,而且是一個外國的記者,很多外國的記者在這個時候都一開始關注紅色政權,這個是因為紅色政權的強勢崛起讓他們感到了憂慮。
李天舒的資料相信他們都已經看到過了,而且研究的應該說是非常的細致了,否則的話他們怎麼可能特地趕過來參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級市的經濟園區的剪綵儀式和新聞發布會呢?
當時李天舒就覺得有些不對,沒有想到這幫人竟然在這裡等著自己呢,現在看來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處理這個問題的話,接下來帶來的影響應該是不會小的。
李天舒看了看這個記者道:“請問我是什麼背景?我又是靠什麼得到這個位置的呢?”
錢明博看著李天舒也是有些緊張,在錢明博看來,李天舒現在應該有些惱羞成怒了。說句良心話,錢明博覺得現在自己的發展也是有絕大部分靠著家族的背景的。
顯然今天的苗頭不是指向自己的,而是指向李天舒的,畢竟錢明博快四十了,而李天舒不過是隻有三十二歲。七歲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華夏的官場很難有火箭式的提拔,一旦有,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人的背景肯定很深厚,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這個人的能力有多大的。
其實在場的很多媒體同行都已經知道了李天舒的政績斐然,不過國外記者關注一個華夏內地的官員顯然是非常的罕見的,可以說是用破例來形容了。也正是因為這個破例,所以在這個時候眾人都是非常的多的人都在不停的閃動著照相機,那個記者笑著道:“我隻知道你是華夏高官的兒子,至於其他的,我知道的也不多。”
李天舒嗬嗬一笑道:“你倒是非常的誠實,但是我想請問在場各位一點是,官員的晉升看什麼?背景?能力?組織上看重的最主要的還是能力。如果我不能勝任這個位置,大家覺得組織上會把這樣的千斤重擔交給我麼?我想應該是不會的,江城是地級市,不是那些機關單位做一些行政類的工作,這個是要實打實的發展地方經濟的。”
“我姑且不說我自己的能力如何,我現在想說的是,從我主政江城到現在,我自問是盡心盡力,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但是發展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我們最終要看的是什麼?是結果,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就是讓人民過上好的日子。”
“國外的記者提問任何的問題我都不覺得奇怪,但是抱著某種目的來提問一個問題我就有些懷疑了。我的父親是華夏政壇的高官之一,這個我不否認,可是我走到今天是怎麼走過來的?是用我自己的成績一步步的走過來的,我從政過的地方,大家可以去走訪可以去調研,也可以給我提意見。”
“我隻用一句話回答你的問題,組織上相信我,給我這麼重的擔子,我相信我也能夠挑起來。江城的發展就是一個試卷,或許我會不及格,或許我會成績很高。這一切都要用實際行動說話!”
“我相信在未來,江城市人民不會唾罵我,或許會感激我。這個就是我從政的理念,在我的從政裡麵之中,我希望的是一心為民,隻有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這個官才能夠當的穩當。華夏才會有希望。”
PS:事情太多了,不好意思各位,上傳的有些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