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江的話很直白,但是卻也很管用,說到底這個國家還是人民當家作主。
現在很多的官員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為他們當官了就是高人一等了,實際上每年紀委查處的幹部不在少數,為什麼?因為他們觸犯了黨紀國法。
李天舒道:“我同意楊書記的想法,這一次的改革對於我們來說不單單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會。江城市的改革我認為難度是很小的,我在江城市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前幹部的標準實際上和我現在改革的差不多。”
褚天江哈哈一下道:“這個我還正要說,李天舒同誌在江城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很多投資商過來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誇讚,我認為這個可以重點宣傳一下。以江城為原點,開始向鄂北周邊地區輻射。”
一個副省長道:“我同意省長的意見,既然江城市有著成功的經驗,那麼我認為這個就是突破點,而且是一個有說服力的突破點。”
楊鎮江笑著道:“江城已經率先實施改革了?嗬嗬,做的很好嘛!”
楊鎮江顯然對於這件事情知道的並不是很多,因為李天舒把江城經營的非常的好,楊鎮江重點關注的還是江城之前的重建和後來的經濟發展。
李天舒道:“江城的幹部製度改革是我定下的,其他地方的同誌我不管,但是在我的轄區內,我希望幹部能夠一如既往的為人民服務,跟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不過一個江城好辦,但是到了整個鄂北的話影響力就大了。”
“是啊,改革一個城市難度並不是非常的大,但是改革一個省,改革一個國家,那麼這個難度就越來越大了。”方子雄也是感歎道。
李天舒道:“我還是希望大家多提提意見,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見太少。”
省委副書記萬榮勝道:“那我來說兩句吧,剛才秦書記說了民意測評的問題,我也說兩句。實際上民意測評這一項改革,我們之前都有實施,隻不過實施的力度是不太夠的。既然力度不夠,現在我們充其量就是加強力度。”
“既然是加強力度那麼我們這個民意測評算得上是改革麼?我認為咱們可以換一種方式,那就是加強與群眾交流,這個是中央一直提倡的不是嗎?”
李天舒暗讚,顯然萬榮勝作為組織工作的老手,在這方麵還是非常的有經驗的。
楊鎮江哈哈一笑道:“榮勝同誌果然是有經驗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改革的難度又要小了一分了,而且你剛才提出來的意見還是非常的不錯的。這樣能夠省去很多的麻煩……”
萬榮勝道:“江城模式我認為是可行的,而且江城曆經了這幾年的發展,我看這種模式越來越能夠現代化的需要了。”
“這一點倒是真的,從投資商的態度來看,江城的辦事效率要領先於全國的水平,真是江城的辦事速度在全國應該算得上是前三位的。投資商們看什麼?就是看這個啊,這個主要是靠什麼?就是靠我們幹部的自覺性。”褚天江點點頭道。
李天舒道:“咱們國內辦事人員的效率並不是非常的高。這一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而且有很多的人喜歡打官腔,設立辦事大廳這樣的想法,我並不是在江城才開始弄的,早在鹽寧縣工作的時候,我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有了辦事大廳,那麼我們有很多的事情就好辦了,我認為可以在辦事大廳設立攝像頭,上班時間必須要提高工作效率。咱們很多企業時間本身就是非常的緊張,可是有些同誌明明能夠一天辦完的事情,卻用了三五天,這個造成的是什麼?”
“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人家浪費了資源,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而他們降低了工作效率,最終損失的是國家的錢。拿著國家的錢,他們認為他們就是大爺,是吃皇糧的,幹多幹少一個樣,多幹少幹一個樣……”
“目前幹部製度改革就是要改革這樣的一種習氣,讓他們不要在這邊混日子,要努力維持政府的形象,提升服務的質量。咱們政府也相當於服務性的單位,我們服務的是整個管轄區域內所有的百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