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事件是偶然事件,實際上也是必然事件,因為這樣的懶散行為絕對不可能保證絕對的安全的,所以校車事件的影響就是為了更好的規範校車安全管理製度。
雖然這個代價有些慘重,不過至少現在的代價能夠換回更多孩子的性命,這個看上去不值得,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完全值得的。
李天舒來到教育部,真正的改革,李天舒打算就是從高考加分製度這一塊開始,這個看上去微不足道,實際上卻是真正的觸動利益核心的一塊。
其實推行一項改革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困難,但是問題是在於執行力,如果最後地方政府還是我行我素的話,那麼這個改革就算是一次失敗的改革。
一次改革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現在的李天舒等待的就是機會,其實一個新的高考加分製度已經在李天舒和發展規劃司的手中慢慢的形成。
黃偉忠對於李天舒整天搗鼓來搗鼓去,並沒有太多的關心,他覺得現在的李天舒有些過於浮躁,高考加分製度是這麼好解決的麼?
實際上教育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比如說師資力量不公?地域差異明顯?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高考加分製度實際上算是比較輕鬆的一個了。
即便是比較輕鬆的一個,那也是難度頗高的,這個裡麵涉及到的問題有很多,黃偉忠並不覺得李天舒能夠有這個能耐。
其實黃偉忠內心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李天舒如果真的是一下子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的話,那麼他在教育部的地位就會直線上升,會直接威脅到他的地位。
黃偉忠可以想象,一旦李天舒這樣的年輕實力派佔據了主動的話,到時候他怎麼還和李天舒拚呢?畢竟人家才三十多歲,而自己已經快六十歲了。
不過李天舒忙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消停了下來,每個星期六、星期天,李天舒都是去中央黨校學習。
中央黨校,李天舒不是第一次過來了,想當年他也是去中央黨校學習過一段時間的,現在再一次踏入中央黨校的大門,李天舒的感覺完全是和之前不一樣了。
現在的中央黨校外麵看上去依然是古樸大氣,不過內飾裝修已經重新弄過了,現在的學習環境和檔次要比之前要好很多了。
雖然是寒冬季節,實際上看上去還是有綠意的,李天舒在黨校內徘徊著,今天正好是星期六,又是他學習的日子。
李天舒作為省部級學員班最年輕的一個,倒是有些特殊,很多人都是聽說過,最近一階段李天舒也正在等待著高考加分專案時間確定,現在李天舒已經著手安排督導室的人到了很多地方。
那些地方主要就是負責調研和收集,李天舒給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查到的問題越多,這樣的人就會受到重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所以李天舒隻需要靜靜的等待結果就可以了,而且現在全國各地都沒有開始,李天舒自然也不著急,很多事情並不是著急就可以著急的起來的。
黨校學習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在李天舒看來,黨校學習是非常的有必要性的。第一天上課,李天舒到那邊之後,很多人都是看著李天舒。
李天舒實在是太過的年輕了一些,在整個人群中顯得是非常的紮眼,李天舒倒是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他本身來的就是非常的晚。
李天舒剛坐下沒有多久,就有人認出了李天舒,然後打招呼的人開始不斷,能夠到這邊學習的人,自然都是非常靠譜的人。
李天舒剛坐下不久,華立民和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並肩走了進來,兩個人的氣場也算是比較的強大。李天舒認出來了,華立民旁邊的就是尹道良。
尹道良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終於跨入了副部級的行列,和他一同跨入的還有華立民和李天雲等人,這一次自己的大哥因為工作原因並沒有到這邊來學習。
而華立民和尹道良兩個人則是因為第一次部級官員的黨校培訓,他們從地方上請假來到了這邊,為的就是適應一下現場的氣氛。
據說今天寧總也要過來講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千裡迢迢的趕了過來,很多人其實都不是非常的熟悉,不過華立民一看到李天舒就笑著朝李天舒這邊跑了過來。
尹道良跟著華立民一起到了李天舒的跟前,對於李天舒,尹道良則是有些敵視的,因為尹家的分析也認為李天舒要比華立民更加的有威脅。